但是仅仅是做上面的研究是不够的,其还只是停留在音乐形态学的层面。要想对音乐美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应该将这种形态学的研究上升到美学的层面,而对此类现象的审美意义以及生成的原因作进一步的阐释等。
5.新时期的古筝音乐美学发展
5.1古筝音乐的传承发展方向
在新时期,为了将古筝曲进行传承与发展,我们不仅要对古老的古筝曲文化和知识进行整理学习,而且要对现有的关于古筝曲的知识进行创新与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的民俗音乐继续传承和发展。
(1)传统演奏技法的掌握
古筝作为一种古老的演奏乐器,对其进行传承的基础就是要掌握这种古老乐器的演奏技法,将其中的精华部分得以发展。而其中最为中的就是“韵”,我们要在掌握好韵的节奏的同时,将其它的技巧比如“吟和挑”等相互结合和配合,只有多种技法相互的融合贯通,才能真正的将古筝曲的柔美充分的演奏出来。通常“韵”是用来弥补声音的不足之处的,但同时期也是区分各个流派的一项关键因素。
(2)古筝演奏技法方面的创新
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属于一种古老的乐器,尤其在唐代最受欢迎。在古代“左吟右弹”是最为经典的演奏方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从未改变。但是这种演奏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古筝的发展。发展到现代古筝曲的演奏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从钢琴的演奏方式中演变出的双手弹奏的手法就为山东筝派的演奏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让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另外随之出现的打击乐在现代音乐中也属于古筝艺术手法的一种创新,让古筝艺术的美学价值进一步提高,而且这种手法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作品创作上的多元化
在我国的古筝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和“创作”,而且这两种作品没有相互融合贯通,具有独特性。传统乐曲中的演奏手法主要是以左手为主,技法包括“按和滑”等,通过精准的演奏手法将乐曲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而创作乐曲的主要演奏手法是通过双手弹奏进行演绎的。到了新时期的古筝艺术,可谓是继承了过去,有衍生出了新的技法。比如传统文化印记很深的传统乐曲,随着外流行音乐的流入,我们应该采取谦虚的态度,将其中好的音乐元素融入到传统乐曲中,从而形成新的创作作品,相信经过研究,我国的古筝音乐将会想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4)民间团体的大量涌现
民间团体顾名思义就是指一群具有相同志趣的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而组成的一个组织。民间团体的样式有很多,不仅包括音乐方面的,还包括学术和社会等问题的探讨。民间团体经过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民间组织,其更多的属于我国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以及普及民众文化知识的民间课堂。新时期到来,民间涌现了大量的民间团体,他们对古筝音乐进行研究和交流,创设出了很多的有关古筝音乐的活动,推动了古筝事业的发展和前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5.2古筝音乐在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宣传力不够,进入新时期,在社会现象中随处可见许多的时尚和潮流的元素,它们有着很强大的宣传阵容,比如广告和海报等,这些东西都唾手可得。但是像古筝这样的一些传统文化却在慢慢的消失在大众的实现中,而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宣传力度不够。为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些可以用的资源和手段对传统的古筝音乐进行宣传,让古筝曲重新的进入法中的实现,引起广大热爱古筝音乐人士的热情。第二是教育资源方面的问题,关于古筝教育事业的教育资源不足时造成古筝事业低迷的另一个原因。现实中古筝专业数量较少,加上政府不重视这一专业,所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当前的一些古筝音乐培训机构中的设备与水平更是不到位,使得古筝音乐的教育岌岌可危。为此总价古筝音乐的教育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第三是古筝音乐教师的待遇不高,我国教师的待遇问题在教育法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区域经济和一些人文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师待遇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音乐教师的薪资更是低于应有的水平。为此要想保证我国的音乐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很重要。 (2)原因分析
第一是对古筝音乐的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境界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素质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在教育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虽然一部分人的思想在进步,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古筝音乐教育的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造成现有的音乐教育工作停滞的原因之一。第二是古筝教育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古筝教育工作中相关的经费和研究项目以及研究人员数量等都很难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是影响古筝教育工作停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是活动资源不足。社会中虽然不乏古筝爱好者,但是它们也仅仅是组成一个小的活动团体,但是却没有可以经常活动的平台或者场地。比如在校大学生虽然对古筝音乐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或者教育资源的不够,很难批准下来活动场地或者是经费,所以就阻碍了古筝音乐的交流、传承与创新。
5.3促进古筝音乐艺术发展的相关政策
(1)宣传古筝艺术的必要性
要想让古筝重新进入大众的视线,对古筝音乐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宣传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画面的艺术效果,感悟到古筝的音乐美的重要途径还是听演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宣传古筝音乐的过程中要广泛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渠道,让古筝音乐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现实中其实是有我们可以借鉴的例子的,比如“女子十二乐坊”,她们就是在音乐中大量融入了其它的元素,然后利用媒体的效应,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展示出了自己的特色,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2)加强投入,提高工作者待遇
传承与发展古筝音乐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学生,而且需要大量优秀的教师。但是现实中古筝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愿意参与到其中。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应该在现有的音乐教师中选拔出一些具有较高的古筝音乐素养的人才,并且提高他们的待遇,采用奖励机制的方式招揽更多的这方面的人才,为古筝音乐及美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
(3)采取有效的支持方式
目前来看许多的学校和关系学习的部门对于古筝音乐的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不高,而且采取的教学模式大多较为落后,并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古筝的兴趣或者热情。为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古筝的热情。进过多次的验证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奖励机制,组织一些活动或者比赛,增加学生接触古筝音乐的机会,并且采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举办表演活动,其实也属于学校的一种人文建设,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到了古筝,另一方面也是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的浓厚多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或者比赛能够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对于古筝音乐的发展和普及有着积极的作用。
6.总结
新时期的古筝音乐美学的研究中依然存在着问题,这种问题是仅仅将研究停留在了历史资料的梳理和音乐形态的描述上,并没有深入的将筝曲的美学与文化的成因揭露出来,这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另外新时期的古筝音乐美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继承和创新层面,虽然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但是相信经过各界的努力,古筝音乐会得到传承与创新。(作者单位: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