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的基础是审美感知,如果没有良好的审美感知,研究不可能对音乐做高层次的欣赏。马克思曾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由此可见,音乐感知在音乐审美中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审美是从审美观开始的。何谓审美观?审美观是人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美的创造发展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其核心问题是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通过审美观可以考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他的政治态度。审美观从属于世界观,但审美观并不等同于世界观,审美观在艺术实践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音乐欣赏有助于形成人的审美观,当人们欣赏音乐时,优美动听的旋律能使我们的心情舒畅,欢快的旋律能催促人奋发向上等。音乐作曲家通过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艺术作品,引导欣赏者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因此,当欣赏者投入欣赏时,会和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提高审美效果。如《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用优美的旋律表现出大自然的美景,正是作曲者对自然界的美景融入了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恬静的追求。所以当人们欣赏时,不仅能获得审美感受,还会向往大自然的美。
音乐作品的美都是通过创作者塑造的艺术品表现出来的。欣赏者通过审美观来欣赏这些艺术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加深对其内涵的感知与审美,从而净化、提高自己的情感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使欣赏者不自觉的产生对美的向往、追求,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