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音乐的形态美

  古筝音乐的形态美表现为演奏的动态之中,相比其他美而言可谓是动态层面之美。欣赏古筝音乐时,人们不仅仅是耳朵在听,同时眼睛也在看。所以演奏者的举手投足、坐姿表情都是音乐欣赏的一部分。古筝音乐的形态美就包含了演奏者的肢体语言,端正的坐姿,优雅的姿态,这些都让人们在听的同时,也获得了视觉上的美感。还有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如偶尔闭上眼,或沉思状或微笑状,这些都能激发听着的幻想,如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空中。

  此外,古筝音乐的形态美还包括其展现的韵律和音乐演奏技巧。古筝音乐由各种音乐元素组成,演奏者在演奏之中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创造力,通过丰富的演奏技巧将各种节奏的韵率表现出来,同时配合各种舞台的效果形成动感之美、听觉之美,满足人们对古筝音乐的审美需求。学者汉斯立克指出:“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飞跃与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例如古曲《将军令》通过一串串密集的重复音和指法上的变化描绘出古代沙场点兵和战士奋勇杀敌的情景;《渔舟唱晚》从音乐的节奏的快慢对比中呈现热闹与平静的场景、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人以动静结合的音乐美感。

  古筝音乐的形态美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表现出来,但这种视觉、听觉美除直观的感受之外,同时也需要听者心理和生理气质的积淀,如此古筝音乐的美感才可体现其充分的价值,即真正美感的体现。

为您推荐

古筝音乐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筝音乐悲情美学发展   悲情美学是古筝音乐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古筝艺术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其音乐母题也不断丰富而呈现出多样化,悲情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宣泄出口,逐渐发展成为古筝..

古筝音乐美学的起源

  古筝兴起于“二女争瑟”,到战国时期,受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等因素影响,古筝得以广泛流传,并在向不同区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   古筝音乐美学滋生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并有一段..

宗教音乐形态隐伏的矛盾性

  (一)词乐形态的转变   宗教音乐形态中本身便存在“词”与“乐”的矛盾,词代表了自上而下上帝的教导与训斥,而“乐”代表了自下而上信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早期仪式音乐中主要采取“吟诵式”的演唱形式,以词为主导,乐..

《音乐会练声曲》音乐形态分析

山西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

   (一)语言特征    1、运用叠字    叠字是山西原生态民歌语言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叠字的运用生动而形象的烘托出歌曲内容,增强山西原生态歌曲的趣味性和乡土性,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

从创作曲目看古代音乐文化影响的形态

  文化的标签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物化或符号化的载体。陈田鹤的作品体裁中,声乐作品占多数,艺术歌曲又是其中最突出的体裁。艺术歌曲的歌词是重要的思想意境依托,运用西乐体裁“艺术歌曲”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最好手..

从创作技法看古代音乐文化影响的形态

  20世纪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突破多重束缚破土萌芽的勃发时代,以萧友梅、青主等倡导的德奥音乐技法,以黄自等推行的美国音乐技法,以赵梅伯等实践的法国音乐手法,还有俄罗斯音乐流派等,这些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借助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