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河北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区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逐步推动艺术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健全和完善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服务体系思路如下论证:
1.设施机制整合创新
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到了“社区资源整合与共享”,就我所处的唐山市路北区为例,辖区内有街道11个,社区127个,中小学78所,大小公园约20个,大型歌舞团、文化场馆5个,简单罗列下如街道办事处活动中心、学校操场教室、公园广场场地资源优越;各种专业人员、爱好者以及学员人才资源丰富。2013年,路北区组织各街道迎新文艺汇演20余场,整合了资源、凝聚了人心。此外,河北省年度社区文化艺术节初步实现了全省的艺术资源整合调配;通过资源的整合,进一步的互利共享,从而解决艺术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也是推动我省音乐舞蹈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必要手段。
文化场馆改造,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大力加强文化场馆基础设施建设,使众多文化馆、艺术馆、大剧院得以修缮。2010到2011间,河北省博物馆完成了新馆建设、旧馆改造工程;实行了文化惠民“三贴近”政策,收到了显着社会效益,为今后的修缮举措做了铺垫。同时,网络化发展,使得音乐舞蹈各艺术门类形象化传播,为社区服务增设新平台。
近两年间我省分别推出了十台大戏惠民生――河北省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普通群众唱主角――河北省群众文艺展示活动;繁花似锦展精彩――河北省优秀文艺作品展览展播活动;文化惠民春满园――各市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活动。让全省大众都能领略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社区文化中心运营管理模式,包括自主管理、授权管理;定期调研机制、联合用人机制、完善群众需求,推进音乐舞蹈社区文化信息工程发展。
2.群文辅导培训构架趋于完善
(1)加强基层团队辅导力度,区域协调、城乡结合,树立民间团体带头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艺苑、城市广场文艺演出交流、群众音乐舞蹈艺术团体的不断出现,融合了地区差异,涌现了又一批先进集体和音乐舞蹈文化带头人。
(2)舞蹈培训多样化发展,社区音乐舞蹈阵地化建设。各类社区文艺培训班蓬勃发展,群众艺术馆艺术辅导项目覆盖区域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群文团体热爱群文活动、投身文艺事业、形成特色群文团体,涌现高端技术人才。形成业态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进程。
(3)根据人才类型进行因材培养,实现人才创新,壮大创新人才团队的队伍。
3.社区场馆与社区文化品牌特色持续发展
社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活动中心、演艺集团等单位多极化发展,形成了文化生活圈、前沿艺术圈、商业演艺圈,树立品牌形象,更好的深入群众。并且,形成可持续性配送原则,“送激励、送机会、送培训”,拓展了品牌阵地,聚焦重点资源,促进人才发展,形成音乐舞蹈、文化艺术持续、创新发展。
构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课题,社区音乐舞蹈文化发展是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的关键。加强社区文化艺术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培育音乐舞蹈文化特色,健全创新机制,使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特色化、风格化发展;促进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与各单位共联共建,共创社区文化艺术品牌;提升音乐舞蹈文化底蕴、积聚文化人才,完善艺术培训机构,促进社区音乐舞蹈传播,使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