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88)教办字025指出:“普通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要选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引导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正确处理本民族和国外艺术,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丰富他们的审美感受,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
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犹如浩瀚的海洋,我们在短短的选修课教学中,只能撷取的几朵“浪花”奉献给同学们,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材,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给同学们欣赏。目前普通高校的许多学生在选修音乐欣赏课之前,对音乐的了解仅仅是知道一些流行歌曲。这些歌曲中有些思想性不强,有些作品格调也不高,对学生的身心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在讲各种体裁的歌曲时,可以给学生们欣赏许多大陆优秀歌唱家演唱的艺术歌曲:如施鸿鄂演唱的《满江红》、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等。同学们反映,听了这些歌曲非常振奋,使人产生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热爱。
还有许多学生在选修音乐课之前,觉得严肃音乐(古典音乐)神秘、深奥,担心自己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给学生欣赏器乐作品时,选择上注意由浅入深,先欣赏中国作品,再欣赏外国作品。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说过:“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其音乐根植于民族音乐的土壤中,如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春节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格林卡的交响幻想曲《卡玛琳斯卡娅》、德沃夏克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等,都是优秀的范例。经过老师细致的、深入浅出地讲解,大部分同学都能听懂音乐的内涵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很多同学由此产生了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有的放矢地选材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既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学会了欣赏音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