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伴随视听的运动能减轻训练的疲劳感,提高参与性
过去在为孩子做上、下肢体训练的时候,往往由于机械的重复和痛苦,使孩子不愿意参加,即使是经过努力使之能够被动参与训练,结果也是身心疲惫或敷衍了事。这种带有抵触性的训练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于是我们提出借助音乐演奏时所伴随的动作,来改善身心功能障碍。
(二)视听结合能够增强儿童对运动的控制能力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人的体内存在节拍器,它能控制机体进行节律性的运动,如行走、跑步、跳舞等。当外部节拍出现时,内外部节拍能迅速趋向谐调一致,并且使动作的节律性大大增强,从而使肌肉能以一种更加理想、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运动,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增强运动治疗的效果。听觉刺激的韵律会影响患者的步幅对称性,音乐的节奏有助于儿童对运动的控制,可视形式的感官刺激也同样证明能改善患儿的步态,增大步长,提高脚步的节奏,使步态更加趋于正常。采用视(画面)、听(音乐)与运动结合的形式,可以改善因为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认知、感觉或运动功能的失调现象,增强儿童对运动的控制能力,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为您推荐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