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本体到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发展,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类综艺从2005年走到今天,已近二十载。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音乐类综艺从早期平民选秀节目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几年前的现象级竞演类音乐综艺《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再到近期掀起热议的垂直类音乐综艺《中国有嘻哈》及后选秀时代的《偶像练习生》,这条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之路,从表象到内涵、从艺术到商业、从市场到文化,都映射出音乐类综艺的发展有其规律性,这些规律性特点也大大拓展了音乐类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专注艺术作品,深耕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播模式也逐渐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分众传播的概念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从接受者的角度,是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垂直类节目正是分众理念在音乐类综艺中的最好体现。这类节目极大地挖掘了各类音乐的艺术价值,以小众音乐爱好者为核心向外辐射,做到了对音乐艺术的传播与推广。而相较于其他种类的音乐类综艺,垂直类音乐综艺更具有聚焦艺术性的优势。在这类节目中,某一类音乐成为内容的绝对主角,而参与者只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向普通观众更好地展示其内涵与文化。例如当说唱类音乐节目已陷入千篇一律的质疑时,2020年的《说唱新世代》紧紧抓住了嘻哈音乐重视表达的内核,其中作品关注校园暴力、亲子关系、性别歧视等社会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热潮,使嘻哈音乐再次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同时,垂直类节目也更有助于普通观众向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领域探索,例如以音乐剧、歌剧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声入人心》和以民族音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风华国乐》等。未来,垂直类领域还有更多的空间值得发掘,但同时,这也对节目制作者的音乐素养及音乐知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挖掘人物故事,创新评价体系
早在1956年,一位名叫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Presley)的年轻男歌手就通过美国综艺节目《艾德苏利文秀》(EdSullivanShow)一战成名,之后,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猫王。而中国观众所熟知的邓丽君、林慧萍、张惠妹等歌手也都是通过竞演类音乐节目被发掘的璀璨之星。2005年,竞演类音乐节目《超级女声》横空出世,创造了平均收视率破六的奇迹。回顾这类节目,人比歌红的现象十分普遍。总体来说,竞演类音乐节目的参加人群以素人为主,缺乏一定的舞台经验,选曲策略也因赛制而更趋于求稳,并不具有较大的音乐创新性。但同时,这类节目除了商业价值,也承担着发掘和输送音乐人才的作用。对于观众来说,竞演类节目并不需要过于出色的艺术表现,而是要不断展示新鲜且富有魅力的音乐人形象,以人为切入点去了解音乐。因此,竞演类节目需要在人和赛制方面不断调整与融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以忽视颜值,专注声音为理念打造的《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以及以全面重视观众投票意见着称的《偶像练习生》《创造营》,都各自有其赛制和选人方面的逻辑,达到了理念与形式的自洽。
(三)关注媒介融合趋势,力求概念与内容并进美国着名学者马克波斯特曾提出第二媒介时代概念,即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方式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精英式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④普通消费者甚至能够熟练运用媒介技术进行生产与反馈。而在互联网技术及思维的串联下,各种媒介也正在进行高速融合与互动。其中,电视艺术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艺术,本就具有了媒介融合的优势。近年来,有关注音乐与影像融合的《幻乐之城》,有关注大小屏互动的《为歌而赞》,也有关注音乐与虚拟技术融合的《跨次元新星》,还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断涌现的跨荧屏云综艺微综艺,都在不断拓展各种艺术与媒介的融合方式。这类音乐综艺从概念出发,认识到各媒介之间虽有外延的融合性,但其内在仍具有较为独立的发展逻辑性。在做媒介融合类的音乐综艺时,不仅要有时代敏锐度,而且要对传统的艺术门类进行深度的再认识,由此才能真正把握创新的精髓,呈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
结语
综观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与更迭,既有资本运转的商业味道,又有真诚的作品与艺人;既折射出某个时间段里的社会元素与人文关怀,又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综艺现象。在未来的发展中,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媒介与平台的借力、电视与音乐的嵌入式发展,或许都将成为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必经之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