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湾学音乐的人口逐渐地增加,但讽刺的是国人的音乐素质似乎有低落的现象,此种低落现象同样出现在现今的教会中;如同前述提到教会信徒对于乐谱、简谱的认知,甚至某些信徒不知如何开口歌颂 神。流行性的福音诗歌确实让教会音乐更普及化,但若仅是一昧地使用,似乎有其盲点。不论何种的音乐风格,在使用时是否能够多加地考虑?对于信徒的造就性,不仅仅只是在唱诗歌的那一时刻,久而久之在学习的果效上,是否能帮助他们于认识音乐的面相上更加地宽广?一提到音乐教育,直接联想的就是音乐方面的课程,诸如乐理、读谱训练、司琴法等等。从理论到技巧性的学习,都需要经常不断地操练,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将最好的呈现在 神的面前;音乐理论、分析的培养,是为了帮助我们解读抽象的音乐[10],使学习者不仅只凭感官、情感经验,更透过逻辑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教会中使用的音乐,才能分辨其中的好坏或者问题所在;音乐的文脉关系,涵盖着个人的概念与经验,在教会中使用的音乐也不例外。概念性的素材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共识,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同,经验性的素材是随着个人的体会而有所不同。人类的美感经验,因着成长背景的不同而变化,但若将概念性加入个人的经验性,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便提高[11]。当我们在教会使用音乐敬拜 神时,更重要的是求主掌权及圣灵的运行,才能与信徒一同用音乐来敬拜我们的 神,其间的共鸣使弟兄姊妹在灵里合一,将嘴唇的祭以口唱心合地敬拜赞美我们的 神。
而上述提到的概念性是指音乐理论的课程或分析,首当其冲的是对于教会音乐在观念上的建立,当中包括了教导、运用及看法。经验性就如同前一段提到的情感经验,透过个人对诗歌、音乐的体会,将它展现出来献祭在 神的祭坛前。教会音乐的存在倘若仅是供人欣赏、徜徉在美学的经验里,而忽视了歌词当中的属灵意义,及主要敬拜的对象:三位一体的真神,便失去教会音乐存在的功能[12]。主日崇拜等各样聚会时,以音乐和诗歌的方式敬拜 神,其重要性与信息分享传递是同等的;当 神创造了音乐,让人在情感部份,藉由音乐的敬拜使人的心灵与口中的声音献与 神,升华至祭坛前与 神相交,因「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4章24节)。
以下是张真光牧师于怀宁浸信会主日讲道论及敬拜的真谛的观点,从敬拜的角度来谈论灵性:「教会的崇拜层次高于其他宗教的崇拜层次,是属于”灵”的敬拜,所以敬拜是人与 神的互动,是以”灵”做为媒介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自从 神用尘土造了亚当,又在他的鼻子里吹一口气,使他成了有灵的活人,所以有灵的人才能敬拜 神,并与创造我们的 神互动。心灵敬拜对基督徒来说是非常重要,但教会音乐的观念不仅于此,这一切若不透过教导,很难让弟兄姊妹有省思的机会。」人常常需要被提醒、鼓励,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做,而是不知;很多时候我们仓皇的去行、慌张地献祭,是出于无知,对 神或服事上、心态观念上的不知、无知,无形之中促使信徒在许多事情上不讨 神喜悦,以致于得罪 神。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但在利未记5章17节提到:「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甚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即使是不知或无知,不讨 神喜悦并得罪 神,就需要担当自己的罪孽。就以张牧师提到”灵的敬拜”作为例子,可能是某些信徒从来没有审慎仔细地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参加主日崇拜,这习以为常的动作,使我们易于疏忽,在每次的崇拜是否真是用心灵与 神的灵相交;透过教导帮助信徒厘清不正确的观念、抽离模糊不清或自以为是如此的想法,导入正确的音乐敬拜观念,使他到老都不偏离,也唯有在系统性的音乐教育之下,才有其成功的可能,让信徒不仅仅只停留在”知”的部份,经过有系统、有条理音乐教育的引导,来了解圣经当中的教导及 神的心意,不但让他们有自省的机会,也再次看重这是属 神的教会,并帮助信徒不沾染罪,带着谨慎敬畏的心进入至圣所在。[13]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