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着名音乐家艾伦?科普兰曾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上把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机制称为“联觉”,在生理学上称为伴生感觉或共感觉。联觉在音乐欣赏中极为重要,因此,在欣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层次、多侧面地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艺术内涵,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一切感知手段,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锻炼。
例如,某教师教《中国进行曲》时的片段如下:
教师在学生不知乐曲名称的情况下播放《中国进行曲》,要求学生倾听,并感受乐曲的特点。学生仔细聆听乐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和节拍的特点。然后,教师再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学生欣赏时跺脚、点头、跟唱,自然被激昂向上、威武雄壮的气势所打动。接着,教师再播放《婚礼进行曲》。学生在欣赏时,随着乐曲拍手、晃身,产生神圣辉煌、温和愉悦的情绪……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全心身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尽可能发挥各个感官的联觉作用,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学会聆听,让“音乐的耳朵”与动作相结合,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为您推荐
要让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音乐通感体验,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听的过程中,融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音乐通感体验。
“听”作为体验和表现音乐不可缺少的能..
在进行一首歌曲学习之前,学生会对这首歌产生兴趣,教师此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首歌所要表现的内容,对于歌曲表达的感情与歌曲的曲调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教师将内容分析透彻,学生才能理解歌曲感情,并且在演唱的时候更容易..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
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也是很好的做法,这样就能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聆听音乐而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
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我们都概括为“多媒体”,怎样更好的把多媒体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