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对气息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它是歌唱的源泉。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来说邓丽君的歌唱呼吸非常独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一:换气,邓丽君在演唱中的每一次换气,我们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呼吸声,好像一口气儿就能唱完整首歌曲。原因就在于邓丽君在演歌时除了靠嘴巴换气之外,鼻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用口腔和鼻腔相结合来进行呼吸,鼻腔换气发出的气流声要比口腔换气发出的声响小而轻,几乎听不出声音,而且也不会太累,又能使乐句之间自然连贯。其二:漏气,邓丽君在演唱一些表现悲伤的歌曲时,常常使用漏气烘托意境,声带有意不完全闭合,用较强的气息量冲击声带,造成一种似漏气、沙哑的声音,增加这种黯淡、幽雅声音的真实感,如歌曲《丝丝小雨》、《胭脂泪》等。
邓丽君的演唱在气息运用上的另外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气声”唱法。所谓的“气声”是一种气与声不按正常发声规律发声的方式。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样发出的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声带,使其振动发声。①因此这种声音中因带明显的气流声,音色略显暗淡、缥缈,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邓丽君的每首歌曲中几乎都运用了气声唱法,如《人面桃花》、《独上西楼》、《梦》、《原乡人》等。在她的演唱中,她灵活巧妙的运用以气带声,“软”、“硬”相结合的发声技巧,在演唱高音时,她有控制的运用软腭,使之稍稍抬起,分散了一部分强气流对声带与喉部的冲击,扩大了共振的范围,减少了喉部所受的压力,保护了声带和咽喉,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演唱抒情性较强的歌曲时,把声音控制在软腭及咽部,让气息均匀流动,使音色更加柔和、圆润、缠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