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歌

  

  (一)高腔双声以低音声部为主要唱腔,高音声部由低音唱腔派生而成,民间有“低音是腔口,高音跟着走”的说法。高音声部随低音声部的走向,进行加花、扩展、润色,以丰富歌腔的旋律美。两个声部有先有后,有主有从,有对有和,表现为派生性对和式二声部形态。另外,由于声部横向的窄音域起伏和纵向的窄音程结合,为此,常出现声部进行过程中不协和的二度和音相碰撞(民间称之为“碰”),尤其是大二度和音解决到同度的终止式具独特之审美价值。常用微调式、宫调式或羽调式。曲式多由引腔、正腔(上下旬结构)和尾腔三部分组成。尾腔多以特定的衬词(也往往作为歌腔的名称)演唱。

  (二)平调双声分一高一低(重唱)和一高众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俗称哈高、哈低,唱上、唱下,或过上、过下,上声、下声等等。两个声部无主从关系,具同样重要之地位。两者同起同收,讲究声部的平衡与和谐,强调同一的节奏、同一的走向、同一的支柱音,共同完成同一的音乐形象,表现为衬腔性平行式二声部形态。

  (三)概而言之,壮族北路山歌的各种歌腔均以五声音阶为主,大部分山歌的主导歌腔是以S01或d0为主音的三声腔(sol la d0,do re mi)和四声腔(sol la do re,do re mi s01)等。几种歌腔的融合,形成不同结构的五声调式,具有音调嘹亮、色彩明朗的阳刚之气。南路山歌具有曲调比较婉转、明快,歌唱性强的特点。大部分山歌的主导歌调是以la或re为主音的四声音列。几种歌调的融合,形成不同结构的五声或六声调式,普遍具有淳朴、敦厚、色彩清丽的阴柔之美。中路则是两种语言、两路山歌风格的并存、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色彩。各路双声歌的传统曲调近似单声部山歌,一般具有单声部同样的风格。相对而言,北路双声更侧重于高腔的特性,南路双声则偏向于平调的特点,中路融而合之,风格独特。至于谣唱,由于各地语言差异,音乐表现形态也会有所不同,但区别并不明显。另外,广西的马山、上林一带(属中路中区)还发现有壮族三声部民歌,民间俗称三顿欢,其第三声部(即低音声部)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鼻音)、“咧”、“哪”等衬词而成。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间始终以小三度平行进行和同步进行为特点。高音声部高亢明亮,中音声部平稳浑厚,低音声部迂回婉转。音乐曲调优雅,织体简单朴素,线条清晰,艺术风格独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被我国当代音乐泰斗吕骥先生誉之为“文明古国优秀音乐艺术之一章”,足见其意义之深远重大,非同寻常。

  通过以上本文所列举的实例,笔者认为我国多声部音乐中的复调因素的表现形式是多元性的,反映了人们在音乐中对复调性多声部相结合的艺术上的追求、审美上的选择以及欣赏的习惯性。这也激发了我们对中国多声音乐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的热情,相信只有这样才有益于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为您推荐

侗族民歌

     (一)侗族大歌的来源。   关于侗族大歌的来源,曾有专家、学者写过文章,阐明大歌来源的看法,如有的认为是外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有的认为是室内性演唱的结果(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缺乏科学依据)。应当说,这..

川北民歌

  川北灯戏的音乐吸取了川北号子、山歌、小调、薅草歌、神歌、嫁歌等民间音乐音乐元素,并加以吸收和运用。   薅秧歌:主要是指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农民一边薅秧,一边拉家常或打情骂俏,然后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