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在音乐技巧演奏方法上的比较

  中国音乐史中的技巧学习从远古时期的口传心授到了秦汉时期的看谱演奏,各种记谱法的出现使音乐的发展提高了一个层次,这种转变之后,音乐主要以看谱演奏为主,使音乐发展的基础从此更加牢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阮籍的《酒狂》的演奏,同一个谱子,不同人来演奏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版本就会不一,但是都是一样的看谱演奏。而少数民族的音乐中,音乐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为主要学习和演奏的方法,它们和汉族的看谱演奏不同,作为老师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每次的演奏都会不一致,因此不能教授学生一致的方法。少数民族以即兴为主,不同的环境演奏同一首曲子也会有所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见他们的技巧之高超。

  在中国音乐发展的远古时期,音乐指的是歌唱、舞蹈和诗歌的一体化,随着发展的门类之细腻,歌唱和舞蹈、诗歌各自发展,这是专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结果。而少数民族音乐则不同,自古以来的音乐人就是能歌善舞,歌唱和舞蹈是配合在一起的,有歌必有舞。即兴性特别强,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信手拈来符合环境的演奏和演唱以及舞蹈。

  在演奏方法上,中国音乐史中的“死”表现的尤为强烈,另一种说法就是专业性质,但是这样会阻碍心灵的相通和爆发,只能是直路往前走,达不到质的飞跃。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演奏方法表现尤为灵活,达到了一种没有统一范式、很难继承的地步。两者在演奏方法上都有不足之处,彼此借鉴,相互补充,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学习和演奏将会恰到好处。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