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在线条美的追求上是以单音音乐为主的,这与西方音乐多强调和音或对位有所不同。对线条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上一种以简御繁的表现手法。中国音乐在单旋律的运行中极其注重种种不同的变化,如音色上的改变,力度上的轻重、节奏上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起伏等,因此丰富了单音的内涵,也同时将平面的旋律转化为立体。所以传统中国线性音乐是横向的、单一的,虽是单音但却并不单调,追求线条起伏,韵味意境的变化。
(一)单一线条的舒展
传统筝曲在乐曲结构上以旋律为主,没有纵向的和音手法,却是形成横向的线性流动,这和民间音乐有着很大的关系。各流派筝曲大多来源于民间的地方音乐唱腔,从最初为演唱的伴奏乐器,透过演奏者加工转化逐渐演变为独奏曲,如山东琴书、河南曲子等。以模拟其唱腔趣味使之器乐化,在模拟唱腔的过程中除了右手弹奏旋律之外,加上左手的演奏,表达演唱者的唱腔。地方音乐的唱腔对筝乐风格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对于声和韵的表现也都相当重视,也就是说,每个流派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对于右手拨弦的声音,及左手余韵的变化都有其匠心独到之处,轻、重、缓、急的不同,使之产生的音腔效果不同,从而透过不同的音韵表现呈现不同的线条变化。如山东筝曲《凤翔歌》取材于山东琴书曲牌《凤阳歌》。乐曲结构方整,通过左手上滑、小颤等手法,表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见谱例1)
(二)多向曲线的律动
左手在弹奏滑、颤、按等技法时,由于力度与速度对琴弦张力的不同运用,在过程中使音高与声音曲线产生多种变化。如回滑音:这种表韵技法使乐曲形成先向上后向下的曲线运动形式,这种曲线运动的效果使乐曲层次分明,富有含蓄、深沉的古朴韵味。(见谱例2)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