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裁以及主题的作用
与诗歌相同,钢琴作品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演奏者能够正确把握作品体裁,就不会出现把进行曲弹奏为圆舞曲的情况,所以对作品体裁的分析把握环节是钢琴演奏的重要一环。比如说《十月―秋之歌》不同于《幻想进行曲》(肖邦)以及《即兴曲》(舒伯特),《十月―秋之歌》更加注重于描绘内心活动,而《幻想进行曲》有一种随性的感觉。又比如说“三月―云雀之歌”比较强调干净利落,所以在连线时需更加注重于各种细微变化,像呼吸的渐弱或者是渐强等等。
一首音乐作品的演奏不是只靠手下基础就能够完成的,演奏者还需要明确音乐作品演奏的内容,了解其主题意图。在作曲的过程中作曲家都会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主题,同时在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会逐渐的丰富这个主题,使主题不断的生动化、形象化,主题形象就会变得越来越丰满。不同的体裁能够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作品风格,风格的不同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以及听觉感受。不管是哪种作品,钢琴演奏者都要尽可能的体现出作者本来的风格,如此分析作品体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说“一分钟圆舞曲”(肖邦)一共可以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主题是利用短小音型来营造出旋转的感觉;第二段的运用了很多的连音,赋予了作品更强的生命力;第三段以及第一段相互呼应,完美的体现了全曲的主题。
(二)创作背景的作用
创作背景能够帮助演奏者进一步的分析理解音乐。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作曲家的写作背景以及时代环境。对各种关系到作品的人文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演奏者最大程度的还原作曲家的情感,以进一步的体现出音乐内容。比如说莫扎特这位非常有名的钢琴家,一生钟爱钢琴,写下了非常多的优秀钢琴作品,尽管演奏作品众多,但只有不到三十首的钢琴协奏曲贯穿了这位钢琴演奏家的一生。这部分钢琴协奏曲不但不能带给人美妙的音乐感受,而且还记录下了莫扎特的音乐探索之路、音乐成长之路,通过了解莫扎特的创作背景,演奏者也就更能了解与体会作品的情感。
(三)曲谱分析的作用
曲谱分析指的是分析乐谱所反映出的信息,主要分析内容有踏板、调性、连线、力度、拍号、指法以及速度等内容。演奏者掌握这些内容的程度如何,直接的影响着该位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关系到该位演奏者是否能够正确探索出作品的内涵。
比如说对于很多的程度中等的钢琴演奏者而言,《幻想曲》(莫扎特的)的谱面包含着非常多的织体、连线、节奏、休止符、速度以及力度等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细致分析。作品开始部分的速度标记为行板,行板一般是指犹如平稳流动或者是从容步行的中等速度;在进入到主题之后,作品的速度标记开始变为柔板,也就是慢速度。《幻想曲》第二速度标记是小快板。华彩段在《幻想曲》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出现时的速度变化为由慢到快然后渐慢,所以演奏者要特别注意这些位置,提高做好准备。《幻想曲》全曲力度变化也极其丰富,尽管变化幅度范围有限,然而层次多变。部分两小节中会出现慢慢减弱,然后突然转到中强在慢慢减弱的变化,所以在触键前演奏者的脑海中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心中有数,将下键的速度控制好。所以说客观认真研读乐谱,能够帮助演奏者把握音乐、理解音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