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整合

  《东方红》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中应用了30多首歌曲,并且有多首歌曲为民歌调子改编而成,这体现出新文化观的大众化,树立民族主体,体现各民族的团结,但并不是简单的复古。如:《情深意长》改编自彝族民间曲调《月琴之歌》,这首民间曲调流传在四川雷波彝族地区,唱词古朴自然,展现丰富的生活情趣。改编成《情深意长》后,既有民歌的唱法调子,带有丰富的生活意味,同时将歌词与革命历史联系起来,展现中国共产党倡导民族团结的决心。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的整合、交融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弥补物质生活的贫乏,如:《百万农奴站起来》的歌词中就可体现出少数民族对以前落后、暗无天日痛苦日子的深恶痛绝,对新生活的向往。《东方红》的序曲《葵花向太阳》中的葵花是各族人民,太阳是毛泽东,这一整体基调有特定的政治寓意。几乎所有的歌词、朗诵词中都有红与黑、新与旧、光明与黑暗这样的关键词,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舞台上的革命世界分成两个完全对立的世界,观众在视听、想象中认同新中国,从个体情感走向集体认同,正是这种集体认同才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告别过去,进入集体狂欢状态。只有政治认同才能改变各族人民的命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走向现代化,通过这种民族文化整合的方式寻求政治的认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