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力是学习知识的必要前提。而律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就提供了学生观察模仿的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系统地观察过程。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唱歌课《小青蛙找家》时,教师示范小跳让学生观察模范青蛙动作。通过学习还让学生注意在歌曲哪一乐句小青蛙回到家了。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听看游戏的全过程。并随着节奏来改变方向、动作。又如学习唱一年级上册唱歌课《动物说话》,里面有三个动物:小鸡、小鸭、青蛙,根据歌词让学生用动作表现动物,这需要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各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并根据歌曲的节奏,做点头、耸肩、跺脚的律动,能使学生很快的掌握歌曲的节奏,能够通过舞蹈律动掌握歌词,快速的背唱歌曲,形象的肢体语言对他们的诱惑是很大的,教师教了小鸡和小鸭的动作后让学生自己创编青蛙的动作,学生很快就能创编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激发,并且整首歌曲牢牢记住,背唱歌曲的速度也明显加快,记忆力和创造力都逐渐在提高。又如一年级上册唱歌课《闪烁的小星》,老师可以根据歌词来创编舞蹈律动,第一句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教学生们用手设计一个放光芒的动作,第二句歌词(满天都是小星星),可以一边放光芒一边双手划圆圈的动作,第三句歌词(挂在天空放光明),用双手举过头顶做摆动的动作,第四句(好像千万小眼睛),把手做成一个眼睛的形状。本来这首歌曲孩子们就非常熟悉,本来很老套的一首歌曲,加上这样的舞蹈律动,又赋予了新的乐趣,又简单又容易记,边唱边跳,孩子们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学生上台表演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表演,学生们的表现力大大的提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