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发展的探索

  (一)加强课堂的互动

  要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要首先了解音乐课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本质。和其他统考科目一样,音乐课仍然以教师为引导。音乐课互动的本质就是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能把各种音乐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触到音乐知识,便会运用大脑思维在原来的音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识别新的音乐知识,鉴别新的音乐知识与旧有音乐知识的联系,经过各种高级思维过程将这个新的音乐知识内化为新的音乐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完成对新的音乐知识的掌握。和其他的课程相比,音乐课的课堂互动,主要强调的是心理上的互动。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实现了互动,课堂的互动才会得到实现。这是音乐课互动和其他课程互动的不一样之处。

  (二)小班化教学

  这里的小班教学是指班级人数较少的教学模式。这种班级的人数一般是在30人一下,它突出的是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达到60人左右,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就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会自然的忽略一部分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自然也会减弱。而人数在30人以下,情况则会明显的不一样。学生少了,音乐课的活动空间就大,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变得更方便,更灵活,教师也更便于掌控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会因此转移到音乐本身,学生的音乐兴趣也能得到培养。通过小班化的教学和实践,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三)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目前大量使用的音乐教材,其中选取的音乐作品很难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的状况,就需要老师必须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爱好,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于是,教师需要在课下做足准备:1.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掌握学生的音乐喜好后,适当把教材中学生不喜欢的内容去掉,寻找开发一些学生喜欢的作品。2.利用学校资源,比如说,黑板报、校园广播等等,也可以利用各种节庆活动,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们的学习。3.利用地域资源,教师要特别注重本地区的特色,收集当地的一些民歌民谣和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