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分析

  (一)历史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早期的音乐与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后来,两者发生分化,开始了独立的发展,各自艺术特点也逐渐形成,虽然两者分别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但其内在关系却从未断裂,难以彻底分离,尤其是对于舞蹈来讲,缺少了好的音乐,好的舞蹈就难以谈起。可以说,音乐与舞蹈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分化,但音乐与舞蹈始终相伴,“乐舞”即乐且舞的内涵仍在延续。

  (二)结构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力依赖于其结构,即一切表现手法的综合。舞蹈结构往往得益于音乐结构,因为通常音乐结构能为舞蹈结构提供完整的基础。而同时,舞蹈结构也会音乐结构有着一定影响,舞句、舞段与乐句、乐段的划分是内在统一的。此外,音乐与舞蹈一样,往往用再现、展开、对比、变化、重复手段来表现音乐主题和舞蹈典型动作,从而将作品高潮烘托出来。

  (三)节奏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节奏同为音乐和舞蹈的骨架,因节奏性均为这两种艺术所具有,故节奏在音乐与舞蹈中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舞蹈是对音乐节奏的具体化,其依靠多变的节奏和舞蹈形象来进行情感或事物的表现,包含了切分、顿挫、强弱、轻重、延伸等对比处理。在舞蹈内涵思想的表现上,音乐发挥着重要的衬托作用,而同时,舞蹈又将音乐内涵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说,音乐同舞蹈是相互依存和衬托的,其是舞蹈的最佳伴侣。

  (四)旋律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旋律是音乐形象构成的基础和主要表现手段,是舞蹈动作贯穿、性格表现、情绪组织的重要艺术手段,分别来看,旋律在音乐中统一了各种音乐元素,在舞蹈中统一了艺术风格,将两者的旋律结合起来,舞蹈就成为对音乐的具体展示。就拿舞蹈训练来看,将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和谐统一起来,使舞蹈中充满着歌唱性,便能够使音乐变的感人、生动,舞蹈更具有灵性。

  (五)抒情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抒情性同为音乐和舞蹈的重要美学特征,只是在表现手法上不同而已,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能够使情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对于欣赏着来讲,只听音乐,他们则有着自由的想象,而待看过舞蹈后,再听音乐时,则在想象内容上便会有很多相似。可以说,舞蹈是对音乐的诠释,使其变得可视、形象,舞蹈的存在,深化了欣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将音乐主体更加鲜明和形象化。而同时,在音乐的渲染之下,舞蹈的感染力和情感表现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思维逻辑层面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音乐和舞蹈同为非语义性艺术,它们在比喻性、象征性、写意性、抒情性、虚拟性等方面的共有特征,为舞蹈音乐花提供了条件。交响编舞法、舞蹈交响化就是启发于交响曲创作经验,将交响乐思维逻辑应用到舞蹈创作中,突出舞蹈特有规律的同时,来寻求音乐与舞蹈的统一。可以说,舞蹈交响化对舞蹈表现领域的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为您推荐

地戏与仪式的关系

  尽管每年跳地戏,仪式往往都不可省略。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开箱还是扫场,其形式和内容与地戏正戏其实都没有直接关系。从形式上看,开箱仪式的主持人为戏友中德高望重者,着生活装,不司鼓锣,不唱不奏,只有通说,(堡人将祭祀、..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在音乐内容方面

  1、注重个人主观情感体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文化结构、艺术欣赏观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曲家们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