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至1945年是20世纪音乐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传统的用调性来组织音乐的理念瓦解后,摆在作曲家面前的困难就是如何寻求新的结构力来把音乐材料加以组织,音乐中的极端主义者彻底抛弃了调性概念而寻求全新的音乐组织逻辑。这一阶段音乐创作结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调性观念的扩大
20世纪初,音乐中的极端主义者想要彻底抛弃调性,而寻求新的结构组织力。 德彪西以中古调式的“色彩”结构力来废除和弦的功能属性,他创造出了一种与传统功能性旋律完全不同的旋律调性手法,他是对传统调性观念有意的模糊和脱离; 斯克里亚宾在十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他模糊和扩大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传统功能关系,以各种四度叠置取代三度叠置形成着名的“神秘和弦”结构,他甚至取消调号,以七和弦、九和弦替代主和弦,使调性扩张和,模糊调性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作曲家们为了使音乐从大小调体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扩大传统的调性观念。
(二)十二音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期以勋伯格为代表十二音体系的建立,真正标志着西方音乐风格和技法的重大转折,这个体系以彻底抛弃调性观念为主旨。勋伯格和他的弟子贝尔格、韦伯恩所极力施展的无调性的十二音技法,是将十二个音级完全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各音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存在任何调性意义上的功能倾向。具体方法是预先设定一个具有半音风格的十二音序列,必须在十二个音级完全呈示之后才能重复,音乐的展开和整体框架都以其原型、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呈述。这样就将音乐中的十二个音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次关系,割裂了彼此联系、孤立并同等对待,这样达到了彻底的无调性,又形成了新的音乐组织规则。十二音体系的建立在20世纪初期欧洲音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从此宣告了无调性作曲体系的诞生,它将引起了20世纪后来一系列各式各样的新音乐的出现。
(三)不协和音的“解放”
由于人们对音响的审美标准不断变化,音乐创作中充斥着大量不协音响,不协和音的“解放”已成为20世纪重要的音乐语言特色。在无调性范围中,不协和音与协和音的界限已经模糊,从而将传统观念下的不协和音从必须解决的桎梏中完全解放出来,因而根本无须期待更不需要解决。在被誉为20世纪现代音乐典范之作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使用了大量各种复杂结构的和弦,还特意使用“错音技术”来造成意外的效果,大量极端刺耳不谐和的音响成为作品的特色。在巴托克的作品中,他使两个相差小二度的三和弦以平等的地位叠置在一起,这两个和弦处在极远的调关系中,他这样完全无视不协和音的存在也与他多调性并置的创作手法有密切的联系。
(四)节奏的组织法
节奏在这一时期的观念常与不谐和音一起对音乐组织结构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节奏对音乐发展的主导作用比其它要素显得更为重要。作曲家对节奏的创新,其目的就是打破传统调性音乐中节奏的匀称性。节奏的多样化既是他们在创作时的追求目标,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作曲家们在创作时完全改变节奏的组织法,力图挣脱小节线的束缚,对传统的节拍进行再造,打破了节奏的均衡与偶数的循环关系,打破时值的匀称性,造成了节奏与节拍多变与随意的效果,致使拍子和小节线几乎丧失存在的意义。总之,对新节奏组织的探求,已成为本世纪前半叶各个流派作曲家所追求的共同潮流。
(五)结构的对称性
对称性作为传统音乐中常规的审美形态,同样被20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所充分重视,结构的对称性思维也成为20世纪音乐创作的特征之一。巴托克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首先采用了主题的倒影,然后将主题逆行再现。第三乐章的创作手法与第一乐章相同,这样使得整首套曲形成了以第二乐章为轴心,第一与第三乐章相对称的结构布局,整首作品显示出极强的对称稳定感。在贝尔格的弦乐四重奏《抒性组曲》的第二乐章,以及韦伯恩的《弦乐四重奏》OP.28中都能找到对称的结构手法。因此,调性在音乐中失去核心作用的情况下,对称起到了重要的结构组织作用。
(六)曲式的革新
在传统音乐中曲式是各个音乐表现要素的载体,到了20世纪,音乐作品在调性、和声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化的时候,“曲式结构是否能承载新的音乐形式”成为众多作曲家的争论焦点。一部分人认为一旦调性、和声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曲式功能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另一部分人认为20世纪音乐的结构是旧曲式、新语汇及革新的形式三者结合的结果。在传统音乐形式遭遇重大变革的时候,任何过于拘谨而程式化的结构图式都无法适应音乐语汇与思维多样化的需求。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中不断尝试寻求不同的曲式理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