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调弦乐四重奏》完成于1824年,因作品的第二乐章采用舒伯特1817年创作的歌曲《死神与少女》的主题和一组和声变奏而成,也称为《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的创作历时两年,这样的创作时长在舒伯特的其他作品中是罕有的,可见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所倾注的心血。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在理解这部充满着忧郁、痛苦,更多的则是斗争情感的作品时,不得不复现出一个渴望快乐美好的人生却在现实中贫困潦倒,与病魔斗争,在生命接近终点时为艺术而坚持不懈的舒伯特。
作品总的风格特征是热烈激进的,几乎将四重奏组推到了乐队般的音响,不乏舒伯特所崇尚的贝多芬式的冲击力,但更多地表现出的仍然是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与古典主义规整性的统一。据说,第一乐章的主题材料源自于舒伯特磨咖啡豆时的响声产生的灵感,即断奏的下行级进三连音。这一主题进行在乐曲的开头埋下了戏剧性的伏笔,同时无疑贯穿到乐曲发展中的整体走向。第二乐章是歌曲《死神与少女》的主题和一组和声发展而成的五个变奏曲,是全曲最具艺术想象力的部分。随后是谐谑曲乐章和充满巨大动力的吉格舞曲终乐章。
从各乐章看乐曲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的特点,显然,第一乐章属于维也纳派的自由式合奏复调音乐,而其他各乐章则是浪漫主义音乐语汇的最初表现。第二乐章中,从它的以第一小提急速的加花变奏开始,继之以充满诗意的大提琴独奏出高扬的、持续的旋律。下一个变奏,音调激昂,重音猛烈,而第四个变奏则回到了大调,表情温文尔雅。第五个变奏曲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它开始像是第四个变奏曲的小调的变体,但逐渐聚集了更多的力量,直到在大提琴执拗的低声部之上,三件上部的乐器奏出一些强有力的十六分音符。这一段消退到一个结尾,这个结尾好像厌倦了斗争,又回到了开头的主题,这时更为缓和,并且用了大调调式。随后是一个谐谑曲乐章和一个生机勃勃的终乐章。终乐章以吉格舞曲的节奏跳跃前进,它的活力只暂时地为一个非常洪亮的对比性主题而减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古典主义所热衷的形式与浪漫主义纯粹、抒情的音乐旋律完美的结合。而在和声与旋律的构思上极大地突显了浪漫主义的特征和舒伯特妙手回春的音乐思维:和声的因素也取得了我们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所看到的那样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探索了半音和声法;由于其旋律丰富而充溢,常常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准则,也没有什么强制的意志,一切都似乎是简单而且是自然而然地连贯起来的。正是这种自然流露出的连贯的统一性将整部作品贯穿,取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综上所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无疑对浪漫主义新音乐语言划上了有力的一笔,他的器乐创作更是代表了新旧交错时期的双重特征。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汇的特殊时期,舒伯特的音乐继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精华,同时以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开启了浪漫主义新风格的来临。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