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时间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具有流动性,它不同于绘画这种造型性艺术,音响的发声过程是短暂的。从心理学的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在一个兴奋中心出现之后仍继续反复刺激它的话,就会使兴奋转为抑制,从而产生思维的惰性。为了避免这种惰性的产生,就要在疲惫和厌烦之前加入新的因素,打破重复带来的机械感,给音乐注入新鲜的活力。而以何种方式加入这些新的因素就是中西方“三部性结构”在思维方式上必然产生的分歧了。
首先,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研究两大类别。一个人有个体的个性心理,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个性心理,因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文化差异对个人或群体所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只能说明人们审美的具体心理过程不同,对美的认识不同,但是对美的根本需求都是一样的。在中西音乐交流初期,一些人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情况下,评论中国音乐是无美可言的,甚至说“把这种人和乐器所发的噪音叫做音乐,是最不可思议的滥用了音乐这个名词。……”这实在是极为不公,甚至大错特错了。
从“三部性结构”来说,如西方人追求的对比与再现,实质上是通过否定自己来发展并实现自己的矛盾过程。对比后的再现是否定式重复,通过对比陈述后的再现更加深化了主题的基本形象。先前受到抑制的兴奋中心再次活跃,人们迫切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要求都得到满足。而中国人在传统哲学美学等文化影响下,重禁欲,追求的是一种平和的美,反对强烈的带有矛盾冲突的音乐形象;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传统音乐就没有矛盾变化,只能说形象的变化不突出对比,不强调矛盾,多为渐变、展衍式发展。这种运动规律同样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
其次,从社会整体审美来看,西方人的再现原则,“呈示――对比――再现”的三阶段发展,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规律。三部性结构在中国虽然没有明确地体现为再现原则,不等于就不受否定规律的制约。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都包含了肯定与否定矛盾运动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身运动的深刻内容。只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由于受到哲学、审美等因素的影响,体现的方式与西方存在差异。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西方“三部性结构”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人群的个性化的心理过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