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对于肖邦的音乐,再不能比舒曼这一评语更为形象、准确了。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Chopin)1810 年 2 月 22 日出生在波兰华沙附近。父亲是具有波兰血统的法国人,在一位贵族家里担任家庭教师。母亲是波兰人,她和蔼可亲,又很喜爱音乐。
肖邦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8 岁举行了首次演奏会,12 岁开始学习作曲,
16 岁考入刚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
少年时期的肖邦,常常居住在乡间,流传在农民中间的波兰民间音乐,
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他非常热爱自己民族的悠久音乐传统,常常为民歌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他曾对人说:“你知道,我曾经为探索我们民族音乐的灵魂付出过多大努力。”
肖邦来到音乐学院之前,就曾从著名作曲家埃尔斯内学习,肖邦入学时,埃尔斯内正任音乐学院院长。当时,波兰正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埃尔斯内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肖邦深深敬佩自己的恩师,老师也非常器重自己的学生。埃尔斯内预言,肖邦一定会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家而载入波兰文化史册。
1829 年,肖邦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成为举国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了。
第二年,肖邦决定出国旅行演奏。出发时,老师埃尔斯内和音乐学院的同学们都来为他送行。大家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含着眼泪一齐唱起了波兰民歌。老师埃尔斯内为肖邦特意写了一首告别歌,歌中说:“无论你去何方,让人们听到你的音乐声声。虽然你离开了祖国,你的心仍旧和我们在一起。”歌声甫止,一位同学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只装满波兰泥土的银杯,他严肃庄重地说:“愿你永远带着它,不管走到哪里。希望你时刻记着波兰,永远用一颗忠诚而温暖的心爱你的祖国。”肖邦泪如泉涌。他双手接过银杯,激动地对在场的人说:“在我心中,在我的音乐里将深深地拓上祖国的烙印,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情不能禁,声音颤抖:“我深知,我将永远离开华沙,无日再返。我正在向祖国作永久的告别。”马车上路了,肖邦就这样怀着深深的痛楚,告别了梦系魂牵的亲爱祖国。
肖邦离开祖国不久,便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华沙起义。肖邦异常振奋,他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渴求参加战斗的激动心情,都凝结在《b 小调谐谑曲》这首乐曲中了。
第二年 7 月,华沙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后,气愤填膺。他一反平日温文尔雅的常态,用力捶击钢琴,大声吼道:“不,波兰不会灭亡,绝不会!”他恨自己手无寸铁,于是写成《第一叙事曲》和《革命练习曲》,在音乐中表达了无以名状的深刻痛苦和对革命必胜的强烈信念。
由于革命失败,肖邦离别祖国时的预感,不幸言中,他已无法回到祖国,于是来到艺术名流云集的文化名城巴黎。
波兰著名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因反对沙皇而被逐,几经辗转也来到巴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把他和肖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家和诗人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的至交。肖邦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这样说:“我又看见了密
茨凯维奇。我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我立刻坐下弹琴。最近一次我弹得很久,我不敢回头,但是能听见他在哭。他走时,为了不让佣人看见他的眼泪,我亲自帮他穿好大衣。他温柔地拥抱我,吻我的额头,说出了整个晚上的第一句话:‘谢谢你,你把我带回到 ’他呜咽着,无法说完话,就走了。”
在巴黎,与肖邦关系密切的友人中,还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雨果,画家戴拉克罗瓦和德国诗人海涅。另一位同样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也是他家的常客。李斯特非常敬佩这位与自己气质相反的音乐家,他赞叹道:“肖邦的音乐好像是旷野中鲜花散发的芬芳,使陌路的旅客不期然地嗅到一股香气。又有谁能分得清音乐中哪些是诗人的灵感、哪些是人民的灵感呢?”
1836 年,经李斯特介绍,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乔治·桑大胆热情,独立不羁,深深吸引着多愁善感、性情文雅的肖邦,他们共同生活了 10 年。
乔治·桑为肖邦提供了充满温馨的生活、创作环境。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窗外月光似水,室内温暖如春,在摇曳的灯光下,肖邦坐在琴旁,轻轻演奏。乔治·桑悄然而立,默默地注视他。每当肖邦回眸时,她便报以会心的甜蜜微笑。这 10 年间,肖邦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也留下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悠悠思乡之情一直在折磨着肖邦,繁重的创作与演奏工作,更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1848 年 2 月,肖邦举行了最后一次音乐会。之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1849 年 10 月 17 日,39 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他的朋友们遵他遗嘱,取出 18 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柩上,并把他的心脏运回了波兰。肖邦终于叶落归根,与他日夜思念的祖国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了。
肖邦一生中几乎只为钢琴写作音乐,他的钢琴作品充满诗意,充满激情,也充满了波兰民族的风格特征。人们或许更多地注意了他音乐中如泣如诉、如诗如梦的方面,但深刻的悲哀、凝重的沉思、英勇的搏击似乎更应是他音乐中的主要内容。
肖邦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呼唤着:“妈妈,可怜的妈妈!”可又有谁知道,在他充满痛苦的心灵中想的是什么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