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历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第1届(1927~1928年)《翼》

第2届(1928~1929年)《红伶秘史》

第3届(1929~1930年)《西线无战事》

第4届(1930~1931年)《壮志千秋》

第5届(1931~1932年)《大饭店》

第6届(1932~1933年)《乱世春秋》

第7届(1934年)《一夜风流》

第8届(1935年)《叛舰喋血记》

第9届(1936年)《歌舞大王齐格飞》

第10届(1937年)《左拉传》

第11届(1938年)《浮生若梦》

第12届(1939年)《乱世佳人》

第13届(1940年)《蝴蝶梦》

第14届(1941年)《青山翠谷》

第15届(1942年)《忠勇之家》

第16届(1943年)《卡萨布兰卡》

第17届(1944年)《与我同行》

第18届(1945年)《失去的周末》

第19届(1946年)《黄金时代》

第20届(1947年)《君子协定》

第21届(1948年)《王子复仇记》

第22届(1949年)《当代奸雄)

第23届(1950年)《众口一声》

第24届(1951年)《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第25届(1952年)《戏中之王》

第26届(1953年)《永垂不朽》,也译《乱世忠魂》第27届(1954年)《在江边》,也译《码头风云》第28届(1955年)《马蒂》,也译《君子好逑》第29届(1956年)《周游世界八十天》

第30届(1957年)《桂河大桥》

第31届(1958年)《琪琪》,也译《金粉世界》第32届(1959年)《宾虚》,也译《宾赫传》第33届(1960年)《公寓》,也译《桃色公寓》第34届(1961年)《西区故事》
第35届(1962年)《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36届(1963年)《汤姆·琼斯》

第37届(1964年)《我的漂亮女郎》

第38届(1965年)《音乐之声》

第39届(1966年)《四季之人》

第40届(1967年)《炎热的夜晚》

第41届(1968年)《雾都孤儿》

第42届(1969年)《午夜牧童》

第43届(1970年)《巴顿将军》

第44届(1971年)《法国贩毒网》

第45届(1972年)《教父》

第46届(1973年)《骗》

第47届(1974年)《教父》(第二集)

第48届(1975年)《飞越疯人院》

第49届(1976年)《洛奇》

第50届(1977年)《安妮·霍尔》

第51届(1978年)《猎鹿人》

第52届(1979年)《克莱默夫妇》

第53届(1980年)《普通人》

第54届(1981年)《火的战车》

第55届(1982年)《甘地传》

第56届(1983年)《母女情深》

第57届(1984年)《莫扎特》

第58届(1985年)《走出非洲》

第59届(1986年)《野战排》

第60届(1987年)《末代皇帝》

第61届(1988年)《雨中人》

第62届(1989年)《戴茜小姐》

第63届(1990年)《与狼共舞》

为您推荐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影片人物对原型的超越:人文主义的胜利狂欢   然而,马克的“哈姆雷特”式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被导演赋予了创造性新意。在对哈姆雷特的超越中,马克的形象彰显了人文主义者的成长新貌。而幕后的神秘人则被塑造为甚..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影片主要人物的原型形象及其隐喻   原型批评(即神话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是20世纪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所谓原型,就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1]“原始..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一)爱与救赎    影片中充满了广义的宗教符号,隐喻着西方的文化内涵,其中爱与救赎的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    1.光影与色彩的构图    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开发和掠夺,最终难逃毁灭的命..

影片对原着中人性阐释的忽略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影片对原着中女性意识的解构   电影《归来》首先对原着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消解。严歌苓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其对女性主义精神的独特见解。首先,她注重挖掘女性身上的雌性内涵,并以一种“弱者不弱”的悖论模式来颂扬女..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女性主义及影片分析   20世纪初发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传统的科学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对其以男权主义为基础的理性而又功利的社会进行反思,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构了科学观。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尝试着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运用..

集体主义在该部影片中的体现

集体主义在该部影片中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闻名遐迩的东方文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来体现的。为什么个人所做的贡献越多,个人价值也就越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