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为电影节拍的电影也是电影商出的钱,只是他们对投下的这笔钱是否能收回不抱那么大的期望,当然要是能赚回钱,名利双收就喜出望外了。还有许多为电影节拍的电影是某个基金会出的钱,政府某个部门出的钱,或者干脆是某个爱好艺术的阔佬赞助的钱,他们投钱不是为了赚回来,而是为了扶植艺术。有的电影节会给获奖者发一大笔奖金,但指明他必须用在下一部新片上,这也是扶植艺术的一个办法。
电影导演在争取到这样一笔资金后,由于没有赚钱的压力,拍片时他会自由得多,更放开手脚做一些电影艺术的创新尝试,不必考虑观众能否接受。这样,他们可以把片子拍得标新立异,甚至完全违反人们的欣赏习惯。人们常常把这类片子称作“艺术片”,以区别为赚钱的“商业片”。
既然拍艺术片不是为了赚钱,那就争取另一个目标——在电影节获奖。世界上的电影节非常多,国际性的就有360多个,其中最著名最有权威的是A级电影节,共有9个,它们是:戛纳电影节(法)、威尼斯电影节(意)、
柏林电影节(德)、东京电影节(日)、蒙特利尔电影节(加)、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西班牙)、莫斯科电影节(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捷克)和中国的上海电影节。恐怕有人会说,这里怎么没有美国的“奥斯卡”?的确,“奥斯卡”的知名度在全球的电影观众中要比九个A级电影节都高。但是“奥斯卡”不是国际电影节,它的全称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奖”,每年一次,虽然它里面有一项“最佳外语片奖”,但它实际是一项美国电影的国内评奖,就像是我国的“金鸡奖”。由于美国好莱坞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每一次评“奥斯卡奖”全世界的媒介都给予广泛瞩目,才使得人们将“奥斯卡”误认为是国际电影节。
在这些最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中,历史最久的是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其大奖是“金狮奖”;规模最大号称世界第一大电影节的是戛纳电影节,其大奖是“金棕榈奖”;影响排在第三位的是柏林电影节,其大奖是“金熊奖”。国际电影节是各国电影艺术交流与竞赛评比的盛会,实际上,在电影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流派、著名的影片与影人都是在各大电影节上推出来的。如有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精疲力尽》、《四百下》、《广岛之恋》等就是在1959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推出的。1951年,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大奖“金狮奖”。戈达
尔的《精疲力尽》在1960年柏林电影节上得到“最佳导演奖”。瑞典的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获195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他的另一部现代派影片《第七封印》获1957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的现代派名作《奇遇》获1960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获1960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等等。这些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们可以说都是通过在电影节获奖而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而各大电影节也以推出过某某艺术大家为荣。中国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在柏林电影节上以《红高粱》获“金熊奖”,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以《秋菊打官司》获“金狮奖”;陈凯歌则以《霸王别姬》获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一切都奠定了张、陈二位作为世界级电影艺术家的地位。
当然,还有一批电影导演或演员,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却更为人所知:这就是拍商业片电影的人们。比如:施瓦辛格、史泰龙、莎朗·斯通或是成龙、林青霞等等,他们既然以商业片赚了大钱,就不能指望熊掌与鱼二者兼得。说到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与拿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导演的关系,就好像是一个写畅销书的通俗作家与一个写严肃书的清贫作家的关系。写畅销书的虽然发财,也总希望自己能在作家协会里占一席之地,但是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当然,拿了国际电影节大奖也未必就等于清贫,比如法国导演克格德·勒卢什在1966年拿了戛纳电影节的大奖后,一举成了亿万富翁,这种名利双收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