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会有“老电影”和“新电影”之分?是的,电影的发行有点类似流行歌曲,或是时装,是很讲究赶时髦的。一部新片,特别是一部花了大价钱拍出的新片在刚开始发行的时候,会伴随着一轮铺天盖地的宣传轰炸,那时
的价钱也最贵。随着时间推移,第二轮上映时票价就会降下来,以后,影片的光碟、录像带也出来了,租看一部电影花费会更便宜。最后,这部电影在电视上播出(当然至少要一到两年以后),观众就可以免费看了。当然,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没有多少人为省钱能够耐心地等到一两年以后再从电视里看这部片子,他们还是耐不住先睹为快的诱惑,第一轮就进了影院。
不过,以世界这么大,所谓“新电影”“老电影”也是相对的。一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英国人拍出来在全世界都演了一两年了,拿到中国来还是新片。当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看上一部人家上映过多年的《苔丝》,那份新鲜激动不是比人家本国人看新片时的激动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改革开放前,国外拍出的新片国内人能够看到大概至少要等五年,有时甚至是十年。到了今天,基本上去年国外发行的片子,今年就能看到,甚至可以做到与海外同步发行,比如成龙前些年拍的贺岁片《红番区》,我们内地观众就是同香港观众同一天看到的。
但是老电影有它恒久的价值,这里是指经过时间的淘洗仍能被人们记住仍能熠熠闪光的老片子,就像是多少流行歌曲随着时间的流逝风消云散,却总有那么几首还能被人传唱一样。
在电影史上,一提到经典的老片子,总会提到最早的默片《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等,那是电影专业的学生必看的。以我们今天普通观众来看,不过是太平淡无奇的几段日常景象,一个园丁被小孩捉弄,浇得自己一身水呗。它的了不起是因为拍摄的年代,那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们还不知电影为何物呢。还有许多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是因为它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种里程碑的作用,不学电影专业的人不知前因后果,看起来会不知所云。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最有滋味的老电影,是当年曾以那样一种特定心情看过,今天又与它不期而遇的老电影,看这样的片子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但时过境迁,心境全然不同了。比如看《地道战》,就奇怪自己小时候已经把它看得滚瓜烂熟,为什么还会津津有味地把它看下去?当年自己最兴趣的是日本鬼子的种种丑态,现在却看到的是当时的人怎么会表现得如此淳朴?至于当年曾让我深受教育的民兵们捧着政治书籍朗朗诵读的场面,现在则不忍卒看。
还有一些老片子,在它第一次上演时也许你还没有出生。这些片子某种程度上可以当纪录片看,老天,原来那时的人喜欢这么打扮,住的那种房子,说话是那种腔调!比如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批黑白片(如《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七十二家房客》等等),可是那时演员的演技——今天的人也赶不上。
电影的发行商们都喜欢做新片的生意。大概是票价定得高,资金回收快。就是到我们周围的录像点去租录像带,一般一年前的片子也很难找了。其实老片子的生意大有可为。据说在香港专门有这种放老片子的影院,供人们怀旧。如果你有兴趣有时间,看上一两部老片,一定有不寻常的收获,你会发现已过去的时光原来是能存储在一段胶片之中的;而且你也能体验,那些时光在你身上留下的是什么,有多么可笑,多么片面,多么弥足珍贵。
老电影的大本营是电影资料馆。电影资料馆里所存储的几千部电影胶片,都是无价之宝,它们不仅是电影史上的纪录,而且储藏着100年来人类的喜怒哀乐,所时髦的,所贬斥的,所爱的,所思的,所惧怕的,所向往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