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中人物的真实,包括很多方面,如: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等。这些方面最难掌握的要算是语言了,因为语言最容易跑调,造成说话不得体而失真。
《奶奶与石榴树》里,奶奶的话是很得体的,如:“石榴花,红似火”那首儿歌,既体现了奶奶疼爱儿孙的慈祥,又体现了她乐观的性格,儿歌本身又很有特点,起到了歌颂奶奶慈祥、乐观,为下一代尽心操劳而不知疲倦的品质的作用。
盖新房要刨掉那棵石榴树,奶奶死活不让刨,“等我死了再刨掉它。”乍一听,这话似乎不近人情,但仔细琢磨,这话是十分得体的。奶奶80多岁了,石榴树陪伴她度过了大半辈子。石榴树下有多少美好的回忆,那裂开嘴的石榴,干了皮的石榴曾经博得多少“喷喷之声”,哄回了多少个病痛中孩
子的笑脸她怎能舍得刨掉她的石榴树呢?人们并不因为奶奶固执而烦她,相反,因为奶奶重感情,而更加敬重她。得体的语言,使奶奶的形象更加真实、可爱。
我们写一篇文章,要自己先扮成文里角色,进行说话、对话,边说边思考: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吗?实际生活中他能讲出那样的话吗?他讲出的话与你的写作目的相符合吗?不要为了使人物高大、光彩,就让他说些大话、空话,那很容易说成不得体的假话,与你的写作目的背道而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