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二析三解剖——《在仙台》写作手法浅析

一、抓白描,透过外表见内心。《在仙台》写藤野先生最初给“我”的印象时,寥寥几笔白描:“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一下子就把藤野先生的形象勾勒出来了。读到此,一个态度认真、作风严谨而又和蔼可亲的良师犹如出现在眼前一样。“掌故”的安插,穿着马虎的特写镜头,又使一个学识渊博却生活俭朴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二、析事件,凡人小事局真情。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它集中体现在三件看似平淡的小事上。从藤野先生帮“我”添改抄写讲义的“红笔”中,可以看到先生对“我”学习上细致周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从藤野先生帮“我”纠正血管移位错误的指点中,可以看到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与执着追求;从由担心到鼓励“我”解剖尸体的言谈中,可以看到先生发自内心的殷切期待和真诚希望。这三件凡人小事,从三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藤野先生对“我”学习上的关心、学风上的教导和思想上的点拨,蕴含着深广的内容和强烈的感激之情。它不但令当时的“我”感恩不尽,而且连今天的读者也为有这样一位正直无私、毫无任何民族偏见的良师益友深感欣慰与自豪。

三、剖对比,循因探果悟意蕴。《在仙台》劈头一句“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里除了仙台仅有“我”一个中国留学生之“稀”和“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之“贵”外,更重要的是借此之“虚”同下文着重写藤野先生之“实”进行对比,以虚衬实,欲抑先扬,进一步烘托出藤野先生人品之“稀”,精神之“贵”。如此开头,一下子把读者的心给“悬”了起来,使读者随着作者的感情涟漪而起波动,透过字里行间逐渐领悟到作者写作的真谛,从而更好地加深和拓展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小学语文报》常见栏目介绍:

帮你学课文

本栏目是《小学语文报》的核心帮你学课文栏目之一。主要发表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对重、难点课文的评析性文章。文章力求理论性、可读性相结合,并紧密配合教学进度。它是小学生学好课文的好帮手,也是广大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教师们的重要理论阵地!

为您推荐

写作文善于选材

饺子好吃,天天吃也倒胃口。语句通顺、内容完整、选材平平的习作并不能吸引读者,吸引评委。新的材料才会给人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正如名 家所说,文章质量的高低,三分在技巧..

一抓二析三解剖——《在仙台》写作手法浅析

一、抓白描,透过外表见内心。《在仙台》写藤野先生最初给“我”的印象时,寥寥几笔白描:“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一下子就把藤野先生..

是金鱼失信吗?

在学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有学生问:金鱼明明答应渔夫“为了赎回我自己,你要什么都可以”,为什么渔夫告诉它老太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反而..

《种子的力》的结构特色

古诗中的虚指

数字虚指。有些数字在古诗中并非指的是实际数量。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千秋雪”并非指的是一千年不化的积雪,而是指由于岷山非常高,积雪终年..

《雕凤凰》中的三处对比

《雕凤凰》讲了一位有名的木匠雕刻凤凰的故事。木匠开始受到人们的讥讽,但他毫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最后取得成功,从而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一、围观者前后态度对比。..

《梅雨潭》中的比喻

在《梅雨潭》一课中,作者多处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勾画出瀑布的形态特点。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抓住比喻句,仔细体会瀑布的形态美,并学习作者运用比喻表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