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古诗四法

第一,古诗中用的多是单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月儿落了,乌鸦(不停地)鸣叫”。第二,古诗中的句子大都紧缩了,理解时可采用“分层法”。如“月落乌啼霜满天”,实际上表达了三层意思,即:“月儿落了,乌鸦在不停地鸣叫,霜气弥漫在朦胧的夜空中。”再如“千里莺啼绿映红”,实际上是两句话,即:“在广阔的田野上,到处有黄莺在叫,到处都可以看到绿柳红花。”第三,古诗中省略部分较多,理解时可采用“补充法”。如《江南春》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绿”下边省去了“树”,“红”下边省去了“花”。第四,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理解时可采用“联想法”。如《江南春》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这是作者游江南时所见到的景物,诗人由此景追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从而引起人们对南朝兴盛的丰富想象。

为您推荐

理解

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和好朋友吵架了。回到家,我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就躺在床上生起了闷气。妈妈走过来,注意地看着我的脸,关切地问:“孩子,怎么了?又和谁生气了?”我却..

正确理解词义,扩大词汇量

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它要求同学们在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中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识字,不会读,不能写,就会成为文盲..

古诗中的虚指

数字虚指。有些数字在古诗中并非指的是实际数量。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千秋雪”并非指的是一千年不化的积雪,而是指由于岷山非常高,积雪终年..

对比中理解母爱的伟大

理解古诗四法

第一,古诗中用的多是单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月儿落了,乌鸦(不停地)鸣叫”。第二,古诗中的..

“初”“褐”为何是衣字旁

同学们都知道凡是跟衣服有关的字都是衣字旁(衤),“初”和“褐”二字为什么也是衣字旁呢?我们只要弄清楚它们的本义,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初”字由“礻”和“刀”组成..

“市”与“巿”

“市”与“巿”的字形极其相似,很容易混淆。其实“市”和“巿”不仅字形有区别,而且读音和字义都不相同。同学们只要抓住这些,就不易弄错写错。 “市”是常用字,读shì,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