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的阅读习惯。但,这种阅读习惯,往往是从小学时代就养成的。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家境贫困,没有钱可以添购自己喜爱的书籍。我所能阅读到的书籍,来源大抵是这么几种:一种是向学校图书室借的,一种是向同学们家里借的,还有一种是到书店里去翻书。向学校借的书,或向同学们借的书,因为书少,要借的人多,是必须在最短的限期内还的。一个孩子到书店里去翻书,随时要遭到店主的呵斥和驱逐,必须很快一翻就把书归还到书架上去。
这样,我看书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有什么就看什么,并且得学会很快一阅而过。不少书,我是一目十行,跳跃着看的。当然,其中的重要处,我也放慢速度细看,如果还不明白,也有回过头来再看一次的。
有些重要的书,包括课本等等,我是一定要读的。阅,可以知道个大概。
读,则是一字一句,必得丝毫不苟。读过一遍两遍,方能深刻地记住。
当然,阅和读在许多时候是交替的。一本书,这部分一阅而过,那部分发声朗读;或者一阅而过后发声朗读,自然,阅和读也不能机械地分开。阅,也有粗阅、细阅。读,也有默读、朗读
我至今还保持小学时代养成的阅读习惯。一些只消知道大概的书,我就很快翻阅过,只要求在脑子里留下一个粗浅的印象。但一些重要的书,我还是要关起门来逐字逐句地朗读。而且有的不是读一遍,要读许多遍,以求深刻地理解。
我在写作时,也是这样。我每写好一篇作品,总是先阅上几遍,看看大致可好,要增加些什么,要删去些什么,而后,又读它几遍,边读边修改,一直改到自己不能再改为止。
现在,小朋友们阅读的条件,跟过去不好比了。
今年我到湘西边远的山城凤凰去看那里的“童话引路”的教改实验。那个实验班,孩子们家里几乎都有图书箱。其中有个孩子,两个月里就读了176篇童话。并且她每读一篇童话,就做一张卡片。他们班里46名同学,订的报刊竟然有296份,平均每人订6份。这真是个可观的大数目。
现在全国有那么多的少年儿童报刊,一册册书,一张张报纸,一本本刊物,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究竟要看哪一些,不看哪一些,先看哪一些,后看哪一些,要大家做很好的安排。这些必须阅读的书籍报刊,也还得分出轻重缓急,安排好时间去阅读。何者粗阅,何者细阅,何者默读,何者朗读,也还有个方向问题。
阅读,是为了取得学问。但如何阅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现在,吉林省为全国的小学生们办的这份《小学生阅读报》,我想,就是为了指导大家怎样去更好地阅读吧!
希望大家能在《小学生阅读报》这位好老师的指导下,好好去阅读,一定会获得阅读最大的收效!
我预祝大家!
(洪汛涛,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