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融尽白雪,抛开一冬的寒冷,迎来了柳梢吐翠、杏枝点红的北国春城,记者采访了年近八旬的科学家钱伟长先生。头发花白的钱老神采奕奕,不苟言笑;但讲起话来,却十分实在、幽默而有趣。
钱老笑着指出现代青少年积极踊跃的特点之后,非常激动地告诉我:“我鼓励刻苦学习,只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绩;但是,更关键的是逻辑思维,有了这个习惯以后,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会带你走向无数个成功。”
钱老的家乡是美丽而富庶的鱼米之乡——无锡。少年的他便是个懂事的孩子。由于家境贫寒,五六岁便帮助妈妈干活,踏着嫩绿的草地,寻觅刚露
锥儿的金花菜和大叶苋菜;溅着清澈的溪水,专心致志地捞取鱼虾他7岁上小学,刚开始的时候十分淘气,课上老师一打盹,他就自得其乐地和小伙伴打闹,甚至敢和先生开玩笑。后来,知识的天地在小小的孩子的眼前开阔了起来,他上课注意听讲,学习十分用功,再也不用督促了。每天他早早起来,到鹅池湖边,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课文,那雪白的渔帆、清脆的渔歌,那翻卷的浪花、乱蹦的鱼虾,都难以吸引他那聚精会神的心灵。幼时的熟读诵记,培养了他令人惊诧的记忆力;勤奋的学习,为他后来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这个爱思索的少年在心里却模模糊糊地觉得,如果在背诵的同时,再加上认真的思考,从而加深理解,会更好些。直到他进入了清华大学之后,这种模糊认识才渐渐明晰,他终于找到了背诵与理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正确学习方法。
因此,老人在回顾难忘的少年学习生活之后,颇有感触地说:“对孩子要引导,不能压他们。越是顽皮的孩子越有出息,越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问题在于慢慢引导。”“我们希望活泼的一代,能够创造的一代。我们的国家现在需要创造。要注意思维训练,不靠死记硬背。”就是说,要教给孩子以科学方法,不是教给他们那几个结论。要在给一定条件以后,教会孩子有条理的分析,从分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愿全国青少年都成才”——这就是钱老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