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就是读“重”吗?

朗读时,为了表达各种感情,凡对思想内容有表现力的词语,应该作重音处理是完全正确的。可是有人却认为,碰到这些词语都要读“重一些”、“读响亮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朗读时所以要把握重音,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需要。将一句话里某些词语作重音处理,为的是强调它,使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感染。

下面从课本中的几句话来说明:

这两本书现在我还保存,可是伯父已经死去九年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送书给侄女,侄女珍存至今,当侄女想起受人尊敬的伯父已去世九年时,心中不免产生无限怀念之情,因此这句话中的“现在”和“九年”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自然应作重音处理。但是处理方法却不相同,前者要加大音量,以表示侄女对书籍的珍爱和对伯父的尊敬;后者要缩小音量,延长字音,以表示侄女对伯父的沉痛怀念。

(周扒皮)手拿长木棍,轻手轻脚地走到鸡窝边;晚上没有月亮,也看不清脸面。玉宝心想:怕是来偷鸡的,喊吧。(《半夜鸡叫》)

周扒皮半夜学鸡叫是见不得人的丑事,他半夜走到鸡窝边是轻手轻脚的。这“轻手轻脚”要读重音,但朗读时如果高声大叫,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玉宝误以为周扒皮是偷鸡的,想叫喊“偷鸡”,“喊”应是重音,但是这是玉宝的“心思”,朗读时声音要压低些。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语句中的“重”音绝不是读“重”些就

好。

为您推荐

色彩词的魅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因此,表现色彩概念的词,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焕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下面举几个例子,供同学们仔细体会。 1.色彩词可能构成明..

读一句,想一句

读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读懂,读后才能有收获。要是阅读的时候漫不经心,不用脑筋去思考,即使读了一遍又一遍,收到的效果也不会大。 有的同学问:读课文时,课文后边..

谈“段不离篇”

我国最古老的医书《内经·针刺》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昏头昏脑,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他当时不以为意。后来头痛病..

观察——写作的基石

想象,开拓作文思路的犁铧

所谓想象,就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比如,远方的朋友寄来一个贝壳,你不仅可以欣赏到贝壳上好看的花纹,还应从它身上嗅到大海的气息,甚至能从它那柔和的..

“以此写彼”手法妙

在一些课文中,作者为了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运用“以此写彼”的手法,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以乐写哀倍增哀 《小音乐家扬科》一..

使人领悟的记错录

从小学一年级,大家就和“√”和“×”号打上了交道。有的同学对“×”号深恶痛绝,把带“×”的作业撕下来,把带“×”的试卷揉成一团,放在嘴里嚼,扔在脚下踩。其实,哪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