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写彼”手法妙

在一些课文中,作者为了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运用“以此写彼”的手法,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以乐写哀倍增哀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小扬科第二次惨遭地主走狗的毒打,快要死了,心里一定依恋大自然,依恋自然界美好的音乐声响,但在万恶的剥削制度的迫害下,音乐天才被埋没了,心里一定非常痛苦和凄凉,这种心情本应用哀景来映衬,可是文章写道:“屋子前面有一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美好的景物,美妙的乐声,从反面突出了人物凄苦的心境,读来催人泪下,更加激起人们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以静写动胜于动

《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在写小英雄雨来被鬼子抓去,人们听到河沿上的枪声后,文章写到:“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文章以静写动,以还乡河的静来衬托出乡亲们内心的不平静,衬托出雨来的英雄壮举,更加激起人们对鬼子的无比仇恨,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以虚写实更真实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丹麦社会的现实,深刻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黑暗。作者描述了小女孩子擦燃火柴后产生的种种幻觉,这些幻觉的内容逐步深化,同小女孩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

四、以物写人意更深

《三人行》一文的结尾:“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
形的队伍,轻快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表面上看,这里对雁的描写似乎与“人”没有什么关系,但仔细体味,不难发现这里对“物”的描写,正是象征了三个重伤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像大雁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前进,永不分离。这正是作者写作手法高明之所在。

为您推荐

“以此写彼”手法妙

在一些课文中,作者为了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运用“以此写彼”的手法,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以乐写哀倍增哀 《小音乐家扬科》一..

使人领悟的记错录

从小学一年级,大家就和“√”和“×”号打上了交道。有的同学对“×”号深恶痛绝,把带“×”的作业撕下来,把带“×”的试卷揉成一团,放在嘴里嚼,扔在脚下踩。其实,哪里知道..

童年与小树

树,是人生绿色的支柱;树,是童年无形的阿姨;树,是狂风的镇定剂;树,是“氧”的妈妈。 在我金色的童年回忆中,只有我自己种的那棵小树使我永远无法忘却。“太阳照,风儿拂..

爱哭鼻子的姐姐

我的妈妈啊

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我出神地望着窗外。窗外,孩子们正在追逐,游玩,这是星期天。但是,星期天对于我来说,似乎已经不再属于我的了。望着,望着,一股无名的烦恼爬上了心头..

为妈妈画爱心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看到我精心准备了十几天的礼物,一定惊叹不已!我把礼物用漂亮的纸包上,并用红色的尼龙绳扎好,急切地等待着妈妈回来。 不一会儿,妈妈回来了,我给她..

老师也有眼泪

我们的张老师在我的眼里是一位慈祥可亲、面带笑容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他是那样的严肃,而下课却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做游戏。张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永远没有忧愁。 可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