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就是说,生活与写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同时,文章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生活中的美、丑、善、恶。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达出来。因此,真实地表达是写作的灵魂。
一谈起作文,学生就觉得怕、难,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如果把写作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无话可说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写“我的同桌”,就要回忆自己与他(她)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与别人有哪些不同的性格、爱好等;体育课上,老师教给一项新动作、新游戏,你是怎样做的,回家讲给妈妈听,这就是口头作文;春天来了,和小朋友一起去春游,或到野外放风筝,玩得很痛快,可以用《春游》、《放风筝》为题写篇文章;看过某部影片或电视剧,感受很深,喜欢某个情节或人物,也可记录下来等。初写,写不具体,可以写得简炼些,我们说话不就是从字到词、句,再到段、篇吗?循序渐进地提高,正是写作的途径。
其次,要敢于说真话。真话,就是心里想说的话。写作本来就是抒发真情,体现“用我手写我口”,如记在暑假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95%以上的学生写的是好事,有些并非“亲身经历”,难免会说一些空话、假话。有一个学生却写了自己与表弟打架这件事,自己的冲动、表弟的任性在文章里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觉得真实生动,结尾的自责与悔恨也连贯、自然。再如《我要升四年级了》,多数学生都写升级后的打算和美好愿望,有一位女生却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孩子的天职”,来反抗枯燥的生活。有些学生想的不敢说,说的不敢写,甚至有这样的念头:“老师看了,会生气吗?”如果把写作当成一种趣事,传递彼此的情感,才不致于落入俗套,才更有新意,所以写文章也像做人一样,要做到表里如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写文章离不开素材,因此,平时还要留心观察。观察动物、植物的变化,观察周围人们的生活,这是做到真实的前提。
文章贵在朴实生动,无需华丽的词藻,故同学们应切记“文贵在真”的道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