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作文写作效果的好方法。因为修改作文,实际上是修改思想内容,而对作文的思想内容,唯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写出来的文章,跟原来想说的意思是否一致,是否全说清了,也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

如果学生的作文统统由教师去改,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往往造成教师代替学生去想、去认识,把教师的思想观点、语言习惯强加给学生,这就不一定符合学生本来的愿望,对学生也不一定有多少切实的帮助,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这样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写作文是我的事,修改作文则是老师的事。其结果,一方面养成了学生作文马虎、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始终不能经历完整的作文训练过程,既不会分析、修改自己的作文,又享受不到通过修改使作文质量有所提高之后的快乐,作文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大纲在要求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同时,还要求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学生不但做到自己的作文自己写,而且做到自己的作文自己改。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实践来培养,具体方法是:

首先,开始练习时,要先进行示范,使学生从示范中受到启发,懂得如何修改。如选一两篇带有共性问题的文章,用较大的字写出来让学生阅读、讨论,师生共同讨论哪儿要改,怎么改。改好以后,看中心是否明确,中心思想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直到读着顺口、大家满意为止。

其次,在几次示范后,学生对怎么改文章,有了一些认识,可让学生写出初稿,然后针对作文中带有共同的问题,进行讲评。讲评后,让学生修改、抄清。修改方法是:一是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读草稿或互相传阅,在此基础上,组内讨论或每个互改者在作文上画出增、删、改的符号。互改时,按教师提出的这次作文的要求去批改。要从内容入手,然后看用词造句、篇章结构。学生根据组内提出的修改意见或画的符号自己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交小组长复查签字,而后抄写清楚交老师。教师全面查漏补缺,写评语、定分数。二是开作文会诊会。开作文会诊会,让学生当医生,对有毛病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的方式。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以及自己的再认识,对原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交教师查阅。

上述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改作文,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您推荐

【仲春】作文描写

初春的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新耕的泥土发散出一股清香。 山路沿着山涧蜿蜒着。清澈的涧水越过一个个圆石,潺潺地向东流去。 路旁山坡上已泛出一片青绿,一丛丛野花迎着春风盛开着。时而有几队迟归的雁群在晴空中掠过,发出..

【初春】作文描写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暮春】作文描写

田里到处是热闹的蛙鸣;山肚里,阳雀子悠徐地发出婉丽的啼声;而泥土的潮气,混和着野草和树叶的芳香,也许还夹杂了茁壮的秧苗的青气,弥漫在温暖的南方四月的夜空里,引得人要醉。 (周立波:《在一个星期天里》) 是春天,差不多是..

【初夏】作文描写

【暮夏】作文描写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 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周立波..

【盛夏】作文描写

盛夏的太阳照在沉雄的函谷关头,屋脊上的鳌鱼和关门洞口上的朝阳双凤都好像在喘息一样。 关外有几株白杨,肥厚的大叶在空中翻作白灼的光辉。无数的鸣蝉正在力竭声嘶地苦叫。 遍体如焚的大地之上,只在这些白杨树下残留..

【深秋】作文描写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曰:异哉!初渐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 又如赴敌之兵,枚衔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