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作文写作效果的好方法。因为修改作文,实际上是修改思想内容,而对作文的思想内容,唯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写出来的文章,跟原来想说的意思是否一致,是否全说清了,也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
如果学生的作文统统由教师去改,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往往造成教师代替学生去想、去认识,把教师的思想观点、语言习惯强加给学生,这就不一定符合学生本来的愿望,对学生也不一定有多少切实的帮助,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这样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写作文是我的事,修改作文则是老师的事。其结果,一方面养成了学生作文马虎、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始终不能经历完整的作文训练过程,既不会分析、修改自己的作文,又享受不到通过修改使作文质量有所提高之后的快乐,作文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大纲在要求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同时,还要求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学生不但做到自己的作文自己写,而且做到自己的作文自己改。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实践来培养,具体方法是:
首先,开始练习时,要先进行示范,使学生从示范中受到启发,懂得如何修改。如选一两篇带有共性问题的文章,用较大的字写出来让学生阅读、讨论,师生共同讨论哪儿要改,怎么改。改好以后,看中心是否明确,中心思想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直到读着顺口、大家满意为止。
其次,在几次示范后,学生对怎么改文章,有了一些认识,可让学生写出初稿,然后针对作文中带有共同的问题,进行讲评。讲评后,让学生修改、抄清。修改方法是:一是以小组为单位,互批互改。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读草稿或互相传阅,在此基础上,组内讨论或每个互改者在作文上画出增、删、改的符号。互改时,按教师提出的这次作文的要求去批改。要从内容入手,然后看用词造句、篇章结构。学生根据组内提出的修改意见或画的符号自己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交小组长复查签字,而后抄写清楚交老师。教师全面查漏补缺,写评语、定分数。二是开作文会诊会。开作文会诊会,让学生当医生,对有毛病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的方式。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以及自己的再认识,对原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交教师查阅。
上述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改作文,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