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寻到源头

“我敬佩的一个人”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道作文题。题目中的“一个人”可以是亲人,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也可以是同学、老师,还可以是你知道的其他人,如民警、售货员、清洁工人等。写的时候,要注意用一件事写出你为什么敬佩他(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以后读一读,认真修改一下。

首先我们谈一谈“写什么”。叶圣陶老爷爷说过:“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个“源头”指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必须在平时留心自己周围的事情,注意发现熟悉的人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本文后面的两篇习作,一篇写自己的爸爸,另一篇写的是妈妈。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爸爸、妈妈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人了。如果要写知道的其他人,如民警、售货员、清洁工人等,恐怕还得有目的地做深入的了解。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难以具体动人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熟悉的人,要有深刻的认识,能表现出“他(她)”值得敬佩之处。这些好思想、好品德,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小事上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细致地观察,充分地加以认识。刘洋写母亲先集体后个人,是想到老师的教导才认识到的;王彬写爸爸热心帮助邻居,是在父亲的话语中受到启发的。小学生作文写“敬佩的人”,往往要说一说自己的敬佩之情是怎样产生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使人读后有一种真实之感,“为什么敬佩”的重点也就突出了。

选择了典型的事例之后,还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并不是要堆砌多少华丽的词语,而应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那个人值得敬佩,字里行间要流露出自己敬佩那个人的真情。要做到这些,关键是靠平时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最后,顺便说几句作文的修改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文章写完了,必须进行认真地修改,最好是念几遍,看看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哪些地方需要强调,哪些地方需要再润饰一下要反复推敲。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作文水平的迅速提高。

为您推荐

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的妈妈个儿不太高,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对大大的眼睛,显得很有精神。妈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我很敬佩她。 星期天的早晨,我还在睡懒觉,妈妈轻轻唤醒我,笑眯眯地..

怎样写“一个劳动场面”

五年制第七册教材的第五组题目要求同学们练习写一个劳动场面。按照课本要求,我们应按以下步骤完成这次习作: 第一步是认真观察。观察的劳动场面,可以选校内的,也可以选校外..

记一次劳动

看,班长徐简满头大汗,端来盆清水,浸湿了抹布,再拧干,然后利落地跳上桌子,踮着脚尖擦起电扇来。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我们就要告别这间与同学们相伴三年的教室,到主校去上..

用心写作

小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外婆家。 外婆养了十只小鸡。这群小鸡毛茸茸的,清一色的鹅黄毛。金黄的小嘴尖尖的,翅膀毛还没长全,小鸡只有拳头大小。我在地上撤了一些米,打..

具体明白真实感人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刚刚练习写作,只要能把话写明白,把事写具体,就不失为一篇优秀的作文。王卓智小朋友的《补过的衣服》,就是一篇这样的优秀习作。 这篇习作最突出的特点是..

补过的衣服

早上,快到上学的时候了,妈妈一边叫我快点起床,一边递给我衣服。我一看裤子上有个补丁,心里很不高兴。心想,让我穿这样的裤子,真难看。于是我大声喊道:“我不穿这样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