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第七册教材的第五组题目要求同学们练习写一个劳动场面。按照课本要求,我们应按以下步骤完成这次习作:
第一步是认真观察。观察的劳动场面,可以选校内的,也可以选校外的。扫除、植树、耕田、施工都是可取的观察目标。对于我们四年级同学来说,应选择熟悉的目标写,这样难度会小一些。
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劳动的过程;二是劳动者的表现。观察劳动过程,应注意劳动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哪些特点。观察劳动者的表现,既要看一般的人怎样劳动,又要看表现突出的人怎样劳动。
观察的时候不但要认真看,还要动脑筋想,用心记。什么时候记熟了,就可动笔作文了。
第二步是动笔作文。写劳动也要先交待时间、地点、劳动目的,必要的时候还得描写一下周围环境。
一般说,写劳动场面的文章要按照劳动的过程写,先干的活儿先写,后干的活几后写,不能把顺序搞乱。写劳动,重点写劳动者的表现。包括人们是怎样干的,气氛如何,进展情况还要写劳动的带头人,把他们的动作行为写得越生动、越突出,文章就越具体、越有特色。
写人们劳动,还要慎重选择动词,决不能通篇只用一个“干”字。比如擦玻璃的动作就有擦、抹、搓、蹭、揩再加上干活人的表情、神态、语言,就能写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来。
第三步是修改。文章写成后,不要急着交,要反复读、反复改。读时要耐心、细致。通过读,添上丢落的字,删去多余的字,改正读起来觉得别扭的句子。什么时候句句都流畅、顺当了,语句也就通顺了。
发现了误写、误用的毛病,一定用修改符号删改。千万不可胡涂乱抹,把稿纸画成个“大花脸”。
写文章的最后一步是誊清,就是用工整的字把修改好的文章抄写一遍。当然,抄好的文章也还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毛病。这时,只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勾画清楚,就完全符合要求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