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傍晚》是一篇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写景文章。读了这篇课文,如果仿照它的思路、写法,练写一篇写景的文章,对提高我们的表达基本功会大有好处。
这是一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乡村傍晚景色的文章。我们练习写景,除了按照时间的推移组织材料外,还要把这篇课文的三个特点体现出来。
一、有“景”又有“情”。
《乡村的傍晚》不是为了写景才写景的,文章饱含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然而,这情并没有用简单的“爱”字直接吐露,它是深深地含蕴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那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水光天色,那飘舞于空中的“蝴蝶”、“蜻蜓”,那悠悠的柳笛、袅袅的炊烟、缕缕的晚霞,都渗透出对家乡的真挚情意。难怪作者完全陶醉在这幅“夕阳西下”时的画卷里,久久不忍离去。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是本篇课文的重要特点,我们练习写景,务必不要忽略这一景中含情的特色。
二、有“形”又有“声”。
《乡村的傍晚》描绘的优美景色不仅可以目睹,还可闻、可听。无论是放风筝的欢笑、读英语的声音,还是由远而近的笛声、牛叫声、嬉笑声,都会令人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之中这种景中有声,以声衬景的写法,远比单纯写眼前所见要丰满得多,亲切得多。愿同学们笔下的写景文章,也写出甜美的声响来,收到以声传情的效果。
三、有“静”又有“动”。
《乡村的傍晚》是幅多彩的长幅风景画卷。它由若干幅相对独立的小图有机组合而成。这些“小图”,有的是静景,有的是动景,还有的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因此,动静相间,是这篇课文的又一特色。请看:田野边、农舍旁有人影晃动;湛蓝的天空中有风筝飞翔;太阳收尽余晖时,出现了暮归的欢乐;晚霞隐去了,乡村沐浴在一片恬静中
总之,这篇课文景中含情、形声兼备、动静交织。同学们练习写景,一定要把范文的这几点特色,努力融进自己的文章中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