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一阵东风刮来,天气特别凉快。爸爸对我说:“连连,你看刮东风了。俗
话说:‘三阵东风不由天。’这说明快下雨了,咱们快去场里扬麦子,你给我打打下手。”
我和爸爸拿着杈、耙、扫帚,来到场里。爸爸三下五去二把一个圆形的麦紊子(指麦
子与麦糠的混合物)堆调咸了南北方向的长堆,趁着东风扬开了。
爸爸真是个扬场的好手啊!只见他两腿叉开,两脚成“丁”字形,右腿弓,左腿蹬,作好扬的准备。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握着木锨把,上身向前倾,铲起一锨“麦紊子”向上一扬,木锨头在空中画了道弧线。“麦紊子”随着木锨抡动的方向被抛出去,在空中也形成一条弧线。在东风的吹动下,麦糠、麦子“分家”了,麦粒落在麦紊堆的东边,麦糠像小飞虫一样向两边飞去。爸爸一锨紧接一锨地往上扬,空中一道接一道麦弧重复出现。麦堆渐渐从地上“冒”起,而且越冒越大。爸爸一会儿双手高举,像《天鹅湖》中的天鹅展翅;一会儿两腿下蹲,像演武场上的“弓箭步”;一会儿换个方向,一会儿换个姿势,真是变化无穷。爸爸的动作那样协调,节奏那样明快,既像小学生在做韵律操,又像艺术家在跳民间舞。半晌工夫,爸爸把麦子扬完了。爸爸的背心像被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裤子湿过了膝盖,头上脸上的汗珠滴滴下落,成了个水人。他坐在地上累得像一滩泥似的。
看着爸爸累成这个样子,我心里是什么滋味也说不清楚。这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我现在要刻苦学习,长大了发明一种手提式简易扬场机,让农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篇改后的文章真实具体地再现了“爸爸”扬场的情景。并且在描写爸爸扬场的动作时,小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使文章中的画面比真实的场面更完美,更形象,更富有表现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手拉手”活动不仅是城市对农村的物质捐赠,而且也是一个精神互补、知识互学的过程。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广大的“手拉手”小伙伴们能用更多的形式,为“手拉手”活动增添新内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