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相当数量的成语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其中有些字是
古代汉语中的词,意义、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不一样。例如,“无穷无尽”中的“穷”和“尽”都是“完了”的意思,是同义重叠组成的成语;而“穷凶极恶”的“穷”却当“极端”讲。
有些成语,对其中个别成分的意义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就会影响对整体意义的理解。例如,“好高骛远”的意思是脱离实际,追求目前还做不到的事情。“骛”的本义是马在奔驰,这是引为“追求”的意思。懂得“骛”的意思,对这个成语的意义就会理解得更确切。
有些成语是寓言,如果简单地按字面来解释就会理解错误。例如,“亡羊补牢”中的“亡”,这里引为“丢失”、“丢去”。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事故发生以后,想办法及时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如果从字面上解释“亡”的意思,就容易出差错。
有些成语,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就不同,褒贬也就不同。例如,“无所不至”和“无微不至”,前者没有达不到的地步的意思,指什么事都做到了,多用于坏的方面;后者的意思是待人十分体贴,连极小的地方都照顾到。又如“自食其果”和“自食其力”,前者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和惩罚,自作自受;后者是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的意思。
对于成语,切不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