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休宁县海阳一小黄绮霞
《幸福是什么》一课中,有四处出现了“快乐”一词。学习这篇课文时,抓住“快乐”一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幸福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个“快乐”出现在课文第3自然段:“‘好!’他的同伴快乐地喊道。”这个“快乐”是三个牧童对清理喷泉这一新鲜事感到好奇、好玩而产生的。
接着在第4自然段中,第二次出现了“快乐”一词:“三个小孩看见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这是由于事情做成功了——喷泉清理好了,三个牧童看见水流出来很高兴而产生的。
课文第11自然段“他们的心快乐得激动起来”,第三次出现了“快乐”一词。产生这次“快乐”的原因是:三个小孩看到智慧姑娘来喝他们砌的小井里的水,并受到她的赞扬。至此,三个牧童进一步体会到劳动既是很好玩的,又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劳动是使人愉快、高兴的。至于劳动与幸福的关系,他们还没弄明白。
最后,在课文第17自然段“这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一句中,再次出现“快乐”一词。这时三个青年的认识已有很大的飞跃。他们认识到十年前的劳动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为他们砌的小井给树木、给人们、给鸟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而感到快乐。也是为他们从劳动中得到了幸福而快乐。
文中的四个“快乐”,充分反映了三个牧童对“幸福”认识上的逐步成熟。他们从自己的劳动实践中,真正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个道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