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森
白白细细的蚕儿,吐着细细白白的丝,仿佛要为整个世界披个银色的纱巾,弱小的身躯己几乎蠕动了,却使着最后的精力,将自己的所有倾吐出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类感谢这小生灵为世间添织的温暖,赞叹这小生命的献身精神。
春蚕吐出的,仅仅是它的生命之精英,对人类绵绵的爱么?它把人类给予的也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也许想用这来打动催之魂魄归去的造物的使者。它吐出的是种桑老人手背上风风雨雨割出的一条条皱纹,是养蚕姑娘为蚕的生生死死而操劳所积的一团团优虑呀!
我知道人类对小蚕儿的厚爱有多深,我小时候养过蚕。家乡的小孩们几乎都养蚕,可不是为了收获蚕丝好卖钱,那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几乎每人都养,但每人都养不多,最后的劳动成果也不出卖。至今,我仍留着几颗蚕茧,和一沓面积如手帕大的薄丝。
我们养蚕的方法可奇特呢,不像电影上见到的那样,放在蚕房的木架上,一筐一筐地养;也不像有的地方把蚕儿放在桑树上,让它自个儿吃叶子,一群一群地养;而是取一个扁形的纸盒,面上戳几个窟窿,盒底铺几片桑叶,就做成了蚕的住房。
我们常常把蚕房搬进书包,随身带到教室的抽屉里。下课后,拿出来,打开盒盖,几个人凑成一圈,围着看蚕儿的小嘴啃着绿嫩的叶子。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每个人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
这是幼小的生命对幼小的生命的关注,真纯的心灵对真纯的心灵的向往。弱小者,格外需要爱的保护、爱的怜恤,也更需要爱的对象、爱的倾吐。
为了提供“受抚养者”的食物,每天,我们都到栽有桑树的人家去恳求:
爷爷叔叔姐姐,给几片桑叶好吗?我们的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满足。
星期天,我们上山采野桑叶,有时,挖一棵小树苗带回家种,但那很难长活。
桑树刚刚冒芽的时节,食物难找,可以用一种“柞叶”代替,可是蚕儿吃不好会闹肚子。
有一次,我养的几只就因此夭折了。我哭着在院子的泥地上挖了个小坑,从敬供菩萨的供案台上拔了两根香,插在坑前,摆上一堆桑叶,为受难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青烟缭绕,轻盈地飘上蓝天,我想象着那几只蚕升上了天堂。
很长时间里,我做梦老见到那几只蚕僵卧的样子,虽然我又从小朋友那里要了几只,细心地养大了。
看着蚕儿抽丝,恐怕是世上最愉快的事,你会觉得,你胸中那团牵肠挂肚的愁丝被一根根抽了出来,你终于看到了你所爱护的小生灵实现了夙愿;而一团团新的丝,那一团团轻松的感受,会充盈你的心头。
倘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洁白的蚕儿,都为他人吐出温暖柔和的丝,倘若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养蚕的儿童,为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操着一颗慈善的心,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为什么有那样多的矛盾呢?亚当、夏娃因听了蛇的劝告,吃了伊甸园的智慧之果,眼睛才明亮了,才知羞耻、识善恶了。可是,人类与蛇类却从此彼此为仇。那是神的惩罚。当真有神存在么?
人与蚕呢?会永远和平相处吗?
小时的想法常常是可笑的。
我以为养蚕为生的农民一定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的孩子一定是很和蔼的。后来才知道,养蚕也是为了挣钱。但毕竟人们养活了蚕,蚕也给人们编织温暖。
随着童年的结束,我与蚕分手了。但心中每每抽着一丝丝怀念的思绪,怀念人人养蚕的儿童时代。那样的时代还会来的!想一想:
1.解释下列词语:
厚爱关注怜恤夭折夙愿充盈2.为什么说蚕“吐出的是种桑老人手背上风风雨雨割出的一条条皱纹,是养蚕姑娘为蚕的生生死死而操劳所积的一团团忧虑”?
3.作者说:“家乡的小孩们几乎都养蚕,可不是为了收获蚕丝好卖钱。”那么为了什么呢?许多学生都养过蚕,那你们又从养蚕中得到了什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