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没有灵感?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想,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灵感。叶圣陶先生不说“灵感”,而说“触发功夫”。思维的触发也就是所说的灵感。王梓坤教授有一段生动的解释:“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立即大放光明,问题马上解决。”由此可见,灵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原来的许多“信息”,没有原来架起的许多临时“电线”,是不可能产生灵感的。从生活和书本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是产生灵感的基础。有位同学读了杨朔的《香山红叶》、《茶花赋》后,很想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他到农村观察,那金稻飘香的丰收景象使他陶醉。但蓦然回首,却见一块荒芜的田地,杂草瑟缩在秋风中,他的心弦“陡然一紧”:为什么这块田地颗粒无收?难道是秋天的罪过吗?他沉思着,“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秋天,对于勤劳者确实是善良多情的,因为早在春天,他们就耕耘播种,辛勤劳作,这才有丰收的甜美和欢笑。而对于懒惰者,秋天却不能不铁面无私,谁叫他们游手好闲,辜负春光呢?懒惰只能收获杂草般的愁绪,西风般的凄凉。于是他挥笔写了《秋天的秘密》这篇作文,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位同学所说的心弦“陡然一紧”,“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灵感”。但这种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阅读名篇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突然贯通”“大放光明”的。
所以,灵感并不神秘,但灵感的产生稍纵即逝。我们一旦产生了灵感就要抓紧时间捕捉住它,把它写下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