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描写。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写得非常好。他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只要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就可以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老舍也说,对话就是人物性格的自我介绍。《分马》中老孙头的性格正是通过语言描写跃然纸上的。当老孙头牵了一匹小马时,张景瑞打趣地说:“瞅老孙头挑匹瞎马。”老孙头高兴地说:“瞎马?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可后来换马时,他怕老王太太换了他心爱的玉石眼,就笑着说:“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别摸它呀,这家伙不太老实,小心它踢你。我才挑上它,叫它摔一跤。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子似的。”这里通过老孙头前后不同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老孙头的自私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同学们作文,语言描写常犯的毛病是千篇一腔,千人同调;或者把
生活中的对话一句不漏地搬到文章中来;或者凭主观想象,空洞乏味的说教,让人听而生厌。成功的语言描写,应当注意: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听到了他说话的声音。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短而情深。鲁迅先生说:“对话也决不是说到一大篇。”简练的语言,往往是有力而富于表现力的。你看,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等等,不作雕饰,简练传神,声态毕现,鲜明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要能用简练、个性化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去留心周围的人,留心他们不同性格的话语,静观默察,凝神结想,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好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