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今天特别高兴。他穿着哥哥曾穿过的半新衣服到省城重点中学去上学了。他是乡里第一个进入这所名牌学校的学生。山娃一到学校,又激动又羞怯。从来没见过的高楼大厦林立在他面前,许多学生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而自己穿的衣服还是哥哥的。可是,当父母那憔悴的身影,那期待的目光以及上不起学的小伙伴的形象出现在脑海时,他那羞怯的感觉很快消失了。
永盛今天也特别高兴。父亲花了1万元送他到这所省城重点学府。他是穿着父亲从上海买来的名牌服装,坐着父亲开的小轿车来的。他看着周围许多人对他投来羡慕的眼光,感到很自豪,认为自己很伟大。
报到,分班,排位。山娃和永盛分到一个班,还是同桌。山娃对永盛很羡慕,但他不自卑,他并不怨恨父亲没有给他带来这些好东西。在他心目中,更重要的是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他要改变家乡那落后的面貌。他一开始上学就有这样的愿望,现在更强烈了。在永盛眼中山娃总归是山娃,他不屑一顾。在他心目中有的是时髦服装,山珍海味。他的同学中有比他分数高出许多的都没有能够进入这所学校,而他来了,这就是他的自豪。他认为他还能进名牌大学,他爸爸有钱。
山娃的朋友不多,永盛的朋友很多。永盛经常买各种饮料和食品和哥儿们共享。哥儿们也经常用甜言蜜语来“包装”永盛。他飘飘然了。
山娃的进取心更大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过得就是快,期中考试来临了。永盛急了,他几乎什么都不会。山娃还像从前一样,认真学习、复习,得心应手地做着习题。永盛有主意了:“山娃,你和我是同桌,咱们是好朋友,你照顾一下,怎样?”山娃摇了摇头。“要不,你让我得1分,我给你5元钱,要不10无”山娃没答应。
其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山娃笑了,他的每门功课都是优;永盛傻眼了,他的各门功课都是差。
班主任只说了一句话:“你俩的距离的确很大呀!”
【简评】两个学生,一个穷一个富。一个穷得上学没有一套像样的衣裳,一个富得“时髦服装,山珍海味”任其享用。一个学习刻苦自励,成绩优异;一个沉湎在生活享乐之中,学习一塌糊涂。
作者用鲜明对比的方法,把两个学生一优一劣表现得十分醒目,从而昭示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穷则思变,锐意精进;养尊处优,日渐萎靡。文章对比强烈,反差极大,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金凤)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