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槐花开。千万串槐花高挂枝头,黄丝丝、亮晶晶,散发出阵阵的香气,随着空气流动,飘进人们的心坎里。
然而,云没有嗅到。因为,她的泪已将这香气溶解、幻化成优伤了她想到了额上爬满“五线谱”的父亲,想到了由于营养不良而过于瘦弱的弟弟,想到了早逝的母亲。她终于下定决心:“不念了,出去打工。”这是父亲难以启齿而又盼望已久的。因为,父亲已无力供她上学了。
“你懂事了,我对不起你。”父亲抚着云的头带着哭腔说:“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有知识走遍天下,我何尝不想让你上学呀!”云含着泪说:“我也不想上学了。”这是她头一次撒谎。这是她用爱心编织的谎言,为了父亲,为了弟弟。
云整理着杂乱的房间。她奇怪从前怎么没有感到生活的琐碎?此时,她觉得父亲真是太难了。突然,一本《茅盾诗词》滑落到地上,云捡起来拍了又拍,又忆起送书的王老师和同甘共苦的同学们
房间整理好了,桌上的书都被云捆起来,说给弟弟用,但她还是看了最后一眼,恋恋不舍地。父亲的刚气已失,泪流成一条小溪,说:“云儿,明天就走。北京可是个大地方,虽说活累点儿,但咱山里娃不怕”
云点了点头,没有哭
“云在家吗?”多么熟悉的声音。
“哦,王老师来了。”父亲边抹泪边说。
王老师进门就说:“大伯,云成绩不错,怎么要辍学打工呢?有困难大家帮嘛!”
“人有脸树有皮,我们拖累您太多了。”云的父亲哽咽着说:“自从云上学到现在,一半儿的学费都是您给垫上的,书呀本呀您也给了不少。我家欠您的太多了,怎好意思”泪如雨下。
云眼圈儿红了
王老师含泪说:“大伯,云的成绩好,文章写得好,以后定能成才。”说着从兜里拿出70元钱和“希望工程”登记本交给云的父亲,又说:“这是团县委发的希望工程助学金,以后,每学期都有,您老再也不会拖累我了。”云的父亲接过钱说:“‘希望工程’好啊,前天还听说北京电视台来崇礼拍什么纪录片《圆梦》,现场救助贫苦学生呢!连隔壁的小纽都被接到北
京去了。——好啊!”云的父亲很激动。
一阵惊喜,云哭了
云没有去打工,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为“希望工程”办公中心修建百层大厦,同样是槐花飘香的时候。
[简评]这篇记叙文写了一个国家境贫寒即将辍学的学生,受到人民政府的资助而继续读书的生动事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党的政策、社会制度的优越。文章由辍到续的转机,写得合情合理,合乎实际,十分感人。文章开头的槐花香与末尾的槐花香照应圆合,但象征的意蕴悲欢各异,给文章平添了艺术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