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思接千里

1999年4月3日到24日,国际足联在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举办本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次足球盛会——第十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新华社驻非洲总社记者马建国被点名要求增援搞好比赛报道,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岗到现场采访。

这次比赛不比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当时包括肯尼亚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都进行了现场直播,他可以靠收看电视直播编写稿件。但这次比赛虽然在非洲大陆举办,但经济条件欠佳的肯尼亚电视台没有花钱转播,对于他这个新华社驻非洲总社的记者来说,就只有“互联网”一条路可走了。

随着比赛的临近,他通过网络直接下载24个参赛队的资料和最新动向,结合自己平时对参赛队的资料积累,编写了《群龙相争谁人捧杯》等多篇分析性的稿件,将世青赛的“热处理”调到了临战状态。4月3日,开场比赛前半个小时他就打开电脑上网。首场比赛结束不到十分钟,成绩和简要比赛战况就出现在国际足联的网站上。这样他就通过互联网编写了《世青赛揭幕战平手“飞鹰”队征途多艰险》、《德国队大开杀戒 非洲队再次言和》等近二十篇新闻稿,勾勒出24路人马大战尼日利亚、争夺16强的画面。

他还紧密跟踪互联网,及时综合利用手头的资料,编写分析、预测稿件。如《非洲:一线队打平手二线队显神威》、《世青赛决赛不会“兄弟操戈”》等稿件,时效甚至比国际足联的网上同类消息快十多个小时。

摘自《中国记者》1999年第6期,马建国/文

为您推荐

为了25分钟的采访

1998年7月2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对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专访,较之以前,这次采访似乎更有戏剧性,也更艰难。 在克林顿到达中国的前一天,水均益从外交部拿到了克林..

女记者只身入假窝

在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风行一时的卖假文凭现象在一个女记者的镜头下彻底曝光。只身携带隐藏式摄像机进入制假窝点暗访的北京电视台记者温旭琴,用她的摄像机讲述了一个真..

台湾亲历“世纪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北上空飘着细细的雨丝。许多繁华的街市上,绚丽多彩的霓虹灯还在夜幕中闪烁,突然,大地剧烈地颤抖起来,整个宝岛顿时成了汪洋中的一条摇晃的船。..

1分45秒的巨片

见缝插针访各国政要

1994年6月,文献片《邓小平》摄制组在德国南部的德累斯顿采访与邓小平有过交往的外国元首和政治家,他们从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来到这里参加第十二届“国际行动理事会”。 6月6日上..

镜头之外话新闻

作为《大京九》的一名主创人员,与同仁们一起度过的那400多个艰辛创作的日日夜夜令人难以忘怀。单纯表现铁路,无非是泥沙土石桥梁隧道路基轨枕,这些是不会说话、没有生命的。..

莫斯科见证中国申奥

2001年7月7日,北京申奥委员会组成了四个团赴莫斯科。第一个是申奥委员会代表团;第二个是工作团,约有150人;第三个是记者团,约有120名记者;此外还有一个声援团。 13日,决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