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亲历“世纪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北上空飘着细细的雨丝。许多繁华的街市上,绚丽多彩的霓虹灯还在夜幕中闪烁,突然,大地剧烈地颤抖起来,整个宝岛顿时成了汪洋中的一条摇晃的船。

谁也没料到,台湾本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了。尽管台湾方面宣布这次地震的强度为7.3级,但据内地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强度达7.6级。

我是因前往台湾参加一个海峡两岸电影展而于9月17日晚与谢晋导演率领的电影代表团一起到达台北的。21日凌晨一点多,我在睡梦中被摇醒,同屋的人惊叫:“地震了。”地震持续了一分半钟,这一分半钟的时间显得那么漫长。地震停了,黑暗中,大楼里死一般寂静。

这时,旅馆外已经聚满了人。有的西方游客已经开始联系搭车去机场,赶在第一时间离开台岛,免得被困在岛内。我突然想到应该尽快把这个消息传给报社,就毫不犹豫地转身返回7楼的客房。

摸索着拨通了远在北京的人民日报社,请总机接总编室主任江绍高。当时,总机值班员说江绍高正在接听其他电话,我说:“我是郭伟成,我在台北有重要情况报告,请你把电话插进去。”就在这时,大楼又开始摇晃了。但是,我不能放下刚刚接通的电话,因为,一旦挂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拨通了。我紧张地报告说:“台湾发生了6.5级以上强烈地震,以谢晋为团长的祖国大陆电影代表团一行全部脱险。”说着,大楼摇晃得更厉害了,我对江绍高说:“现在又震了。”我在震后的第一时间,向报社及时发回了报道。

原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1期,作者:郭伟成

为您推荐

本世纪的出土文献,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一 说起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一批早已佚失的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了。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情况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以往的文学史的认识。..

【摘要】在上一个世纪之交(19世纪至20世纪) ,中国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转折 建构 失语症 文论话语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19世纪至20世纪) ,中国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这种“大河改道”式的转折,决定了中国20世纪文论的基本样态与格局,这种状态几乎持续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无名氏研究。

  随着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形成, 对现代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挖掘也更趋深广, 许多被历史淡忘或忌讳提起的人和事获得了展示的机会。无名氏研究的滞后性反而促进了它的深刻性, 研究视野也更为开阔, 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无名氏研究。

二十世纪词学的传承、变革与格局建构

严迪昌(苏州大学中文系) 回顾二十世纪词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眼光。思路不同 、视角不同、趣味不同、兴奋点不同,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评量。面对庞大丰富而又复 杂的评估对象,当也应持一种“异量美”式的气度,否则以偏..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

,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 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 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 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 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这些认识差异的存..

陶渊明后世纪念①

墓地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 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