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跑采访上海五国会议

1996年4月下旬的叶利钦总统访华和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边界协定,是我国一次大的外事活动。

新华社对外部领导从3月底开始就调动采编室为此次活动策划了一系列配合报道,作为第一线的外事报道组的记者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从4月24日叶利钦抵京到26日深夜从上海向总社发回最后一条消息,外事记者们在高度紧张中度过了难得、难熬、难忘的三天。

24日下午一点半,于海生和新华社几位外事记者已乘车船来到首都机场南停机坪,只能在远处眺望。两点整,一架伊尔62型专机降落到南停机坪,走下一批俄罗斯官员,总统还未到。此时于海生远远望见前不久认识的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新闻官伊萨耶规,在他的热情引领下,于走进了官员中间。两点四十分,叶利钦总统夫妇走出了第二架伊尔62型专机。此时于海生拨通了外事组办公室的电话,抢发了已准备好的英文、俄文快讯后继续在现场凝神观察,之后赶回社里写了篇约六百字的独家特写。下午六点二十分,赶到人民大会堂报道为叶利钦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宴会和两国宾馆领导人的礼节性会见。这次外事组领导打破只派一位文字记者的常规,改派三人同时采访,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密切关注仪式进程。由于增加了现场描述,使杨国均主笔的中文稿同其他稿件相比,显然更具可读性。

25日,于海生又乘早上九点钟的飞机往上海,进行第一线的一系列采访。

26日,于海生忙乎了一个下午整理出五国领导人讲话的新闻通稿,四点前由沈国放审阅。周转重重,总算经由其同事手中转交上去。接着他又赶往五国领导人签字现场,由于道路不允许通车,只能徒步前往,但终于目睹了这一伟大事件过程。

原载《中国记者》1996年第8期,作者:于海生

为您推荐

《上海屋檐下》①

《上海屋檐下》 : 《上海屋檐下》又名《重逢》,是左联进步革命作家夏衍创作于1937年的悲喜剧。作品讲述了普通的上海弄堂里五个家庭,为生存而挣扎的悲喜人生和悲惨遭遇。整个作品融深湛的写实风格、醇厚..

《上海的早晨》①

《上海的早晨》 : 《上海的早晨》是现、当代作家周而复历时27年写成的四部曲长篇小说,长达175万字。以解放初期的上海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人民政府与民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工商业之间,围绕限制和反限制..

马龙采访①

短篇小说。戈悟觉作。发表于《十月》1980年第4期。小说中的老党员马龙曾是县委书记李全井、县公安局长哈杰的入党介绍人,而至今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马龙虽然早在红军时期就已入党,是全县最早的党支部的老书记,为打..

上海戏剧①

上海的早晨①

长篇小说。周而复作。第一部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第二部1962年出版,第三部与第四部1979年出版。作者描写上海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解放后利用行贿、以次充好等方法与共产党为敌;以党支部书记余静为首的工人群众经过斗争..

新闻采访论

邱沛篁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定价:19.00元。 该书共十二章,包括新闻采访与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新闻记者、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创新思维、新闻采访与..

采访行为学概论

熊高着,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定价:20.00元。 该书将采访看做是一种行为,是一种集个人行为、集体行为、职业行为、社会行为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行为模式”。该书以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