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新华社记者义高潮正在当地采访,他通过自己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亲身试现场记录了四个短镜头。
镜头一,亲眼看:小女孩米莉卡的大眼睛闪现出有点像大人那样的忧伤。
3月26日,他和新华社摄影记者黄文得知北约前一晚轰炸时有一枚导弹没有爆炸,落在科索沃境内一个小城附近。来到导弹溅落的村庄,新建的房屋被导弹洞穿,主妇正在耐心地收拾院子里凌乱的杂物,主人十岁的儿子和五岁的女儿米莉卡抓住了记者的心:他们是如何感受的。虽然村子里的成年人拿导弹开着这样那样的玩笑,但小孩子们始终没有笑起来,他们内心对他们尚无法弄懂的事情充满疑惑,小女孩米莉卡的大眼睛闪现出有点像大人那样的忧伤。
镜头二,亲口问:得知阿塞民族仇视的真正原因。
牧师说:自从发生了是谁最先移民到科索沃的争执后,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民族就渐渐从相互厌恶到相互憎恨,进而发展到相互袭扰,科索沃几乎被搞得家家不太平。
镜头三,亲耳听:南斯拉夫军人不甘心屈从于美国为下一世纪规划的“世界秩序”。
4月11日,他来到南联盟西部山中采访,希望了解军人对反空袭战的真正看法,就来到山中的临时兵站。一位强击机飞行员说:南斯拉夫军人不甘屈服于美国为下一世纪规划的“世界秩序”,南军人无法容忍如此霸道的行为,虽然南斯拉夫以一当十九(北约成员国数)是以卵击石,但还是要击一下。
镜头四,亲自试:听到防空警报后不仅不躲进地下室,反而涌到阳台上观看北约轰炸的景象。
二进南斯拉夫后,一直希望能够深入一个普通人家在北约空袭中的生活工作状况,他们选定了一个贝尔格莱德市普通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作为采访对象,跟踪采访了一天。
5月26日,义高潮白天先后两次到采访对象的地方观察和采访,天黑后到家中继续采访。当警报响起来,记者和被采访对象都挤到阳台上,他们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很快看到炸弹爆炸的闪光和火光,同时也看到了南军队防空炮火和地对空导弹发射的情景。
原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7期,作者:义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