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有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因为句子的主要意思靠主语、谓语、宾语来表达,所以称为主要句子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在句子中起修饰补充作用,是次要句子成分。例如:“(枣红)马(在碧绿的原野上闪电般)奔跑。”这句话,去掉括号里的修饰成分,基本意思仍然可以明白,就是“马奔跑”。但如果去掉了“马”(主语)和“奔跑”(谓语)这两个句子成分,剩下括号里的语词就令人莫名其妙了。但这决不是说定语、状语、补语等次要句子成分就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了,一句话要表达得严密而且生动形象,往往要靠这些次要句子成分。如只说“马奔跑”,虽然意思也正确、明白,但太简单、太平淡。而说成“枣红马在碧绿的原野上闪电般奔跑”,不仅指明了“什么样的”马和马“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地方”、以及“怎样”奔跑,连马的色彩、动势、草原的风貌,也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因此,认识句子的主要成和次要成分,对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帮助。
另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阅读,准确而简便地认识较复杂的句子的语法,以及比较隐蔽的病句,从而提高我们语法水准。如:“洒满月光的高山枕着大海和星星静静地睡着了。”先找出这个句子的主干:高山 枕着 大海 星星 睡着了。从这条主线里,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谓语“枕着”与宾语“星星”搭配不当。如果在“星星”后面加“顶着”,或干脆把“星星”去掉,这个句子就通顺了。我们可以把这种通过找主要句子成分来认识句子语法是否正确的方法,叫作“删繁就简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